群俠的遊歷十一
章節報錯
諸葛亮卻不理這黑衣人的話語,直接一拳打向他,黑衣人往後疾退,根本不敢接招,但諸葛亮卻不想放他一馬,內功疾吐,好像誓要一拳將黑衣人擊斃似的!
黑衣人此時才知道諸葛亮不好惹,他不禁有些後悔,但事已至此,他也只有硬著頭皮接招了。
諸葛亮的進攻依舊犀利無比,黑衣人節節敗退,而且是沒有任何扳回的希望,諸葛亮一邊打,一邊看著其餘的黑衣人的動作,卻驚奇的發現,其餘的黑衣人根本沒有任何關心和自己對決的黑衣人的安危,好像他的死活與他們無關似的,諸葛亮突然間減緩了進攻的速度,黑衣人壓力驟減,感覺到了生機,他開始疾退,誓要逃離此地。
但諸葛亮並不想這樣輕易的放過他,畢竟這個黑衣人是首先挑釁他的,就這樣輕易的放過他,好像也說不過去,諸葛亮向黑衣人追去,黑衣人嚇得不行,根本不敢再應戰了,諸葛亮厲聲問道:“怎麼了?怕成這樣啦,怎麼搞的?”
黑衣人無力的回答道:“我就是一時間看到諸葛先生,實在是有些手癢,並想和諸葛先生切磋的,但是我沒想到的是,諸葛先生的武功如此厲害,還望諸葛先生大人有大量,放過我吧!”
諸葛亮說道:“你之前不是那麼囂張的嗎?怎麼這會變成這樣了?”
黑衣人打也打不贏,逃也逃不掉,心裡自是十分焦急,諸葛亮看到黑衣人真的知道錯了,便對他說道:“好啦,你滾吧,下次記得別那麼狂了!”
幾個黑衣人瘋狂逃竄,張蝦對諸葛亮豎起了大拇指,諸葛亮笑了笑,坐了下來,這時候,張翠玉說道:“諸葛先生,你為何要放他們走?”
諸葛亮說道:“難道真的要當街把他們殺死嘛?”
張翠玉回道:“但是他們明顯是奔我們來的呀?不好好收拾他們一下,以後這種人會越來越多的!”
張翠玉的話讓大家陷入沉思,劉備說道:“還別說,張翠玉的話說的很在理,軍師你是否有些太過仁慈了?”
諸葛亮說道:“我不想多造殺孽,下次再有這樣的人來,我一定不放過他們,好不好嘛?”
劉備對諸葛亮類似撒嬌的話語笑尿了,他實在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諸葛亮好像還沒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語氣,張蝦說道:“好啦,我們逛街去吧,老闆,多少錢?”
老闆算了一下賬,對張蝦說了,張蝦付了錢,和群俠又在北海城裡逛了起來。
北海城裡遊客還是蠻多的,來自周邊各個國家的人都有,來這裡販貨,做生意的外國人也很多,張蝦他們在東大街上看到了很多稀奇玩意,一個叫做紙風車的玩意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雖然平日裡大家都看到過無數種紙風車,但這個紙風車無疑是最特別的一個,造型特別不說,隨風轉動起來,看上去特別的好看,張翠玉說道:“這紙風車實在是太美了,不知道怎麼做的,好神奇呀!”
王明陽對她說道:“你果然還是一個小孩子,不過是一個造型特別一點的風車,有必要那麼開心嗎?”
張翠玉不以為然,自顧自的玩著紙風車,這時候,她看到諸葛亮望著她在笑,笑的讓她感覺有些瘮得慌,張翠玉問道:“諸葛先生,你為何笑得如此詭異?”
諸葛亮依然笑著說道:“沒什麼,我只是覺得這些小玩意比起我當年做的東西,實在是差太遠了!”
張翠玉突然想到了諸葛亮做的木流流馬,她問道:“諸葛先生,你能和我說說木流流馬的事情嗎?”
諸葛亮說道:“木流流馬實在是有些繁複,一時間實在是說不清楚,還是不說為妙!”
這時候,張蝦說道:“木牛流馬,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的運輸工具,分為木牛與流馬。史載建興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諸葛亮在北伐時所使用,其載重量為“一歲糧”,大約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為“特行者數十里,群行三十里”,為蜀漢十萬大軍運輸糧食。不過,真實的樣式、樣貌現在亦不明,對其亦有不同的解釋。諸葛先生,我說的對不對?”
諸葛亮聽完張蝦說的這一大堆,點了點頭,回道:“基本正確,但還是不盡然,木流流馬當年的確花了我不少心思,耗費了我不少心血,可惜,北伐最終還是失敗了,惜哉!痛哉!”
劉備見到諸葛亮一副感傷的樣子,連忙安慰道:“軍師,都過去那麼多年了,為何還是不能忘懷呀?”
諸葛亮說道:“亮遵循主公遺志,以匡扶漢室為己任,到最後卻還是敗了,後世之人說我窮兵黷武,極大消耗了蜀國的軍力,凡事都親力親為,實實在在是把自己累死的。主公,對此你有何看法?”
劉備其實挺煩諸葛亮只要談及當年之事就侃侃而談,喋喋不休,但每次又不忍打斷他,畢竟,諸葛亮為了蜀國,真心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實在是令人敬佩,劉備得諸葛亮,如魚得水,先借的荊州,後又攻佔益州,再到後來當了蜀漢的皇帝,諸葛亮對他的附佐之功居功至偉,實在是不能忘懷。
張翠玉聽得劉備和諸葛亮的談話,很感興趣,她雖然是一個姑娘,但對於三國,卻十分的喜愛。張翠玉說道:“劉先生,諸葛先生,我最喜歡趙雲將軍,你們能給我說說趙雲將軍的事嘛?”
劉備先說道:“我剛開始在幽州和公孫瓚一起打黃巾賊的時候,就認識了子龍,子龍一身是膽,極為勇猛,但後來打完黃巾賊之後,公孫瓚要回幽州,我和子龍依依不捨的告別,再見到子龍是曹操進攻徐州的時候,他聽從公孫瓚的命令來支援陶謙,再次見到子龍,我自是更加喜歡子龍,但子龍在徐州之圍解了之後,不得不又回了公孫瓚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