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蝦和夕木美子牽手去了飯廳,這時候飯廳裡已經準備好了豐富的早點,油條包子稀飯豆漿這是標配,烙餅,發糕,還有陝北的涼皮和彪彪面,是陝西關中地區的漢族傳統風味麵食,因為製作過程中有biang、biang的聲音而得名。

製作時用關中麥子磨成的麵粉,手工拉成長寬厚的麵條,用醬油、醋、味精、花椒等佐料調入麵湯,撈入麵條,淋上燒熱的植物油即成。關於biangbiang面,有三個傳說,第一個傳說是說秦朝時,秦軍連年征戰,來自於關中地區的秦軍兵士喜愛吃麵,可行軍打仗又不可能帶著擀麵杖和案板。怎麼辦呢?一位聰明的伙伕為了讓兵士們吃到可口的家鄉面,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一個辦法:他先把面和好,然後又隨意找了一塊板,接著將和好的面扯住兩頭,摔打成又長又寬又厚的褲帶面,面與面板摔打撞擊發出“biang、 biang“的聲音....煮熟後撈出一大海碗,碗底事先盛著作料和一些豆芽青菜,自然要澆上一大勺油潑辣子,熱騰騰端上來,兵士們紛紛爭嘗,頓時一片噴嘖聲。打完仗,聰明的伙伕回到了家鄉咸陽,便以賣“biang、 biang”面為生。

傳說二

傳說,一位集懷才不遇憤世嫉俗貧困潦倒飢寒交迫於一身的秀才來到咸陽,他路過一家麵館時,聽見裡面“biang——biang——”之聲不絕於耳,一時飢腸轆轆,不由得踱步進去。只見白案上擺滿了和好的長條狀面塊兒,師傅拎過一塊兒,扯住兩頭,頃刻間摔打成褲帶般寬厚扔進鍋裡,頃刻間摔打了好幾塊兒,頃刻間從鍋裡撈出一大海碗,碗底事先盛著作料和一些豆芽青菜,自然要澆上一大勺油潑辣子,熱騰騰端上來。秀才看得興起,大叫:“好啊!店家來一碗!”“這位客官一碗……”店小二一聲長長的吆喝,頃刻間一碗麵擺到面前,頃刻間碗中罄淨,直吃得秀才大汗淋漓。“店家,結賬!”秀才喝道。一摸兜,壞了,一時忘形,竟忘了囊中早已空空如洗,頓時窘住,剛才的熱汗頃刻間冷冰冰刷在臉上。一旁,店小二斜著眼聳著肩,一臉壞笑。“小二……”秀才訕訕,話剛出口便被店小二堵住:“客官,本店小本經營,概不賒賬。”見店小二不通融的模樣,秀才又向身上摸去,左一摸,右一摸,上一摸,下一摸,好像早晚能摸出幾文錢來似的。店小二心想:“你個窮秀才,看你摸出什麼來。”天呀,這不是有辱斯文麼?秀才一面摸,一面思量脫身之計。他與店小二搭訕:“小二,你家這面何名?”“店名biang”店小二學著秀才的腔調說:“biangbiang面。”秀才問:“biangbiang面?biangbiang字咋寫?”這家麵店可是遠近聞名的老字號,其面做得特殊,面與面板摔打撞擊,“biangbiang”也,故稱“biangbiang面”。“biangbiang”二字咋寫,店家做面,客人吃麵,誰也沒去想過。見店小二答不上來,秀才頓時有了主意,他說:“小二,你與老闆商量過,本人今天沒錢,可否寫出‘biangbiang’二字,換這碗麵吃?”店小二頃刻間回來,說:“成。”店家心想:“古來就沒有‘biangbiang’二字,看你窮秀才怎麼賴賬。”“biang、biang、biang、biang……”秀才心裡嘀咕,嘴上嘀咕。

秀才讀書,也最認書,古往今來偏偏沒有這“biang、biang”二字。“書上沒有,豈可生造乎?”皇上可以造字為名,秀才豈敢與之比肩?秀才滿腹心酸,一腔惆悵;寒窗苦讀,功不成,名不就,眾目睽睽下,落到賴賬這般田地,天理不公啊!他一急,心裡罵皇上:“什麼‘日月當空照’?民間疾苦,哀鴻遍野;宮闈傾軋,豺狼當道;貪官汙吏,橫行鄉里;我秀才寒窗苦讀,就因無錢無人,打不通關節,獲不取功名……日月何照之有!罷罷罷,你皇上能造字,我秀才何嘗不能?”秀才一聲大喝:“筆墨伺候!”只見他筆走龍蛇,大大地寫了一個□!他一邊寫,一邊歌道:“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邊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加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掛麻糖;推了車車走咸陽。”一個字,寫盡了山川地理,世態炎涼。

秀才寫罷擲筆,滿堂喝彩。從此,“biangbiang面”名震關中。

傳說三

古時隴東一窮秀才,要進都城咸陽應試,為了籌集盤纏,到定邊販了一擔鹽,準備帶到咸陽去賣。走到彬縣、永壽一帶,突遇強盜,劫去食鹽和乾糧,秀才為了趕考,只得挑上空擔子沿路乞討。經過八天八夜,終於走進了都城咸陽,這時他又飢又渴,剛好看到一家麵館,秀才知道城裡人是做生意的,不比農村,不好直接討飯,便上前準備討碗麵湯喝。喝著麵湯,秀才便和店主搭訕,問店主怎麼不掛個招牌。店主說:“我這biangbiang麵店其實早想掛個招牌,只是沒人能寫出來。”秀才略一沉思,便道:”可否讓小生一試?“店家便讓小二備好筆墨紙硯。秀才聯想自己一路艱辛,口中隨即唸唸有詞:”擔個擔擔走四方,八日才到都咸陽;你裂裂(么),他裂裂,當中坐個言王爺;你長長,他長長,當中是個馬大(dai)王;心字底,月字旁,岳飛出城揮一槍,槍頭卡在牆頭上;坐個車車走四方。“說罷,一氣呵成,寫出了biangbiang面三個字的招牌。店主大喜,便請秀才吃麵,一大碗讓秀才吃的津津有味,並連連稱讚面好。秀才走時,店主便祝福道:“吃了我的biangbiang面,應試必能中狀元”。秀才長揖道謝。後秀才果然中了狀元,併到多地任官,從此biangbiang面的名聲便在多地傳開。

兩人吃過早飯,張蝦因為多日沒有在大明逛過街了,便說和夕木美子出門去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