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被辜負的民國女子(73)(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管怎麼說,讀書總是有用的。
有知識的人,到哪裡都能發揮作用,只是作用大小的問題。
“去,我去!”小石頭積極的叫著,“早知道是這樣,我早就去讀書了!哎呀,我真是笨,怎麼現在才想明白呢!”
他拍著自己的腦袋瓜,鬱悶的說道。
兄弟兩個笑呵呵的,心裡面對未來都充滿了希望。
《朝陽》的問世,對普通人的衝擊力很大,這是直面現實的,最平淡樸實的文字,蘊含著最切膚的痛。
黃老四家的小妞妞已經出院了,唐寧去看望她,還帶了份報紙。
西郊的工人也有識字的,見到黃老四的報紙便拿來讀,一來二去的就知道了,報紙上那個叫《朝陽》的,寫的是工人自己的故事。
真是苦啊,太苦了。
他們工人幹最累的活,拿最低的工資,還要看人臉色捱打捱罵。
有的聽著故事,聽著聽著就哭了,只因為自己家也有類似的例子,活生生的例子。
幾個人湊錢也要買一份報紙看看,有的人想要知道下一期寫的什麼,但自己不識字,只好去央求那識字的讀給自己聽。
唐寧在西郊辦了個學堂,供孩子們讀書,只收極其低廉的學費,還能包三餐,晚上還開辦夜校,鼓勵工人去識字學習。
夜校是免費的,只要報名就可以上。
招募的有老師,收的學費能夠給老師發工資就行,其他的全靠唐寧一人投入。
在包三餐的誘惑下,該上學的孩子都來報名了,有了黃老四一家做宣傳,大家對唐寧這個大善人從起初的懷疑態度漸漸的保持了中立。
等到孩子開學後,吃上了學校的三餐,回來一說,大家才立刻信服了!
這伙食也太好了吧,營養豐富,還管飽!
比起交的那點學費來,簡直就是佔了大便宜!這下還說什麼,報名吧!
學堂一下子給擠滿了,好在西郊的地最便宜,唐寧買下一大塊,不講究美觀,只講究實用,全部按照功能蓋成方方正正的學校房子。
唐寧發動了紀繁真吳光耀等人,晚上抽空去講課,當然是義務勞動。
不過這些人,對唐寧的辦學事業都給予了極大的支援,不但免費講學,還拉了許多同行來做宣傳。
報紙上當然也要多多讚許這種舉動,上海是有不少名流做慈善,可真的沒有人關注西郊這些貧困工人的孩子,他們太底層也太渺小了,他們的死活根本就不值一提,誰還會關注他們的孩子有沒有接受教育。
唐寧不一樣,教育公平。
她提出了這個口號,人生來就享有受教育的權力,雖然很難,但她願意傾盡自己的力量去推動,哪怕只能推動一點點,她也要努力去做。
很快,唐氏教育基金會就有人捐款了,唐寧甚至召喚來了阿誠,讓他往返上海和津南,時不時的來幫幫手。
津南的學校已經修整完畢,即將投入使用,前來報名的也是窮苦學生居多,也有家境不錯的,但是較少,都是家長衝著唐寧這個人來的。
唐寧沒想到李秀娟居然在學堂裡做了老師,阿誠能透過的,肯定水平沒問題。
難得一個嬌小姐,還能想著獨立工作,十分好。
李太太還專門寫了一封信來感謝唐寧,說她女兒自打認識了唐寧,受到的影響比在家裡這十幾年都要多,當然這是好的影響,這次也正是因為敬佩唐寧的大義,並沒有提前打招呼,而是專門去參加了唐氏希望學堂的老師招聘,透過了以後才跟家裡說。
李太太自己是舊式女人,可她的思想並不落後,反而在丈夫的影響下,變得十分開明。
唐寧也回了信,慶祝李秀娟順利取得工作,當然也寄了禮物過去。
這次倒沒了原來的那種和領導家屬打好關係的心態,而是真真正正的把李秀娟當成了需要鼓勵的小輩,就連和李太太的塑膠情也真實了許多。
老師是一個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十分難的職業。
想要做一個一般的老師,不太難,想要成為大家心目中認可的好老師,十分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