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韓國為合縱之首(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王,訊息從何而來。”
“蒙恬傳過來的。”
李斯停頓思索了會,道:“蒙將軍現在鎮守在秦韓邊界,訊息既然是從武遂傳過來的,那就說明此次欲行合縱的國家乃是韓國。”
嬴政眼前一亮,追問道:“為什麼韓國會是合縱之首?”
“韓國雖是七國之中最弱的國家,然而根據臣的觀察,韓國是秦東出掃滅六國的最大障礙。韓王應該深知這個道理,困獸猶鬥疲秦策略已經被識破,為了對付秦國,韓國只有這條路可以走。”
嬴政來回踱步,李斯的分析十分有理。
韓國地處九州中央,是秦東出滅國的要道。
這幾天他在制定滅國大略之時,一直徘徊不定的就是在滅韓和滅趙之間。
如果秦軍東出首先滅趙,將會陷入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
山東六國向來與趙國為首,不僅僅是因為趙國的國力比其它五國要強,而是因為趙國有李牧廉頗這等老當益壯的名將。
有他們在,秦軍想要攻破趙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邊必須要給予肯定。
李牧以一人之力震懾北方十萬匈奴,他的功勳戰績並非趙括那般紙上談兵。
如果首先攻打韓國,雖然比起攻打趙國來說壓力要小的多。
但是滅國大戰涉及韓國宗廟,一旦發動剿滅,韓國上下必將舉國反抗。
困獸猶鬥,尤其是即將走向死亡之人,在最後的關頭無論什麼樣的事情都是能夠做出來的。
不過這並不是最重要的一點,令他感到最重要的一點是,韓國有韓非和鬼谷派的衛莊。
此二人一起在韓國面臨危亡之時必能形成合力,為了自保遊說各個國家。
衛莊身為鬼谷傳人,武功雖然不弱,但是縱橫家更厲害的確實他們的唇槍舌劍。
滅韓國,其它五國不可能做壁上觀客,唇亡齒寒的道理,其它五國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來人,速詔將軍王翦,左右丞相和渭陽君前來偏殿。”
“諾。”
……
韓國,韓宇府。
韓非面色凝重的和韓宇訴說著韓國現在面臨的國情。
韓宇聽得真切,他背過手去看向窗外,若有所思道:“九弟你所說的事情,宇何嘗不知。韓國疲秦計劃洩露,在加上之前韓國聯合魏國和趙國幫助嫪毐謀反,這兩件事情加起來,秦王嬴政一定會對韓國進行報復。”
“既然四哥也有此預料,那麼就和九弟一起力勸父王合縱攻秦吧。”
韓宇嘆了口氣,哀傷道:“六國合縱其實各懷鬼胎,能不能戰勝秦國尚不可知,反而很有可能將韓國推入萬劫不復之地。”
“唇亡齒寒,韓國一旦被秦國吞併,其它五國不可能不清楚利弊。”
“你說的沒錯,只是你勸的我,勸的動父王嘛?”
韓非不說話了,韓王安是個生性軟弱之人。
如果不是為了自己的一時苟安,他怎麼會想到利用秦國修渠的機會將韓國的水利大家鄭國拱手送給秦國。
鄭國修渠,雖令韓國十年之內得到了一片祥和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