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我給你指條明路(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秦待他不薄,嬴政待他不薄。
呂不韋忽然慘笑了起來,那笑聲中充滿著淒涼悲苦之意。
以至於鄭義出現在他的面前之時,他都不知道。
鄭義在看到呂不韋一副慘笑的模樣時,嚇了一跳。
他急忙走上前,詢問道:“相國大人,你怎麼了。”
呂不韋的目光掃了掃鄭義,鄭義頓時怔在了原地。
呂不韋的目光中竟然摻雜著淚水,這是他從來都不曾見到過的。
一直以來,呂不韋在他的心中都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樣,呂不韋做事狠辣果決,雷厲風行。
在推出新法之時,廢掉了秦軍按照斬殺人頭數量論功的機制,一時之間朝野上下難以接受。
朝堂之上幾位權臣一起上書嬴政,不得廢除按照斬殺敵人論功行賞的機制。
秦軍之所以作戰勇猛,正是因為這個機制的存在,虜獲敵人頭顱最多也就是獲取的軍功最高,可以全家免除世代為奴的身份。
在他們那個年代,奴隸是沒有任何權益的,很多士兵一旦有了當兵的機會,就拼命的殺敵立功讓家人不在是奴隸。
如果廢除了這個論功機制,那麼秦軍作戰的動力必定會大大減少。
呂不韋據理力爭,秦國一直沿用斬首記功之法,導致敵國軍民為了生存必須拼死抵抗,為此秦軍傷亡必然也會更加慘重,而且秦軍士兵為了獲得軍功,更有在戰場上搶奪首級的醜惡之舉。
如果廢除斬首記功之法,改為搶佔土地記功,則可以吸引六國流民入秦耕種,對於農業的發展和人口增長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為了殺雞儆猴,呂不韋更是直接當場罷免了瀌公的上將軍之職。
那時的他是多麼殺伐果斷,絲毫不給嬴政任何面子。
如今呂不韋痛哭流涕,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能動搖他這麼堅定的人。
“鄭義你去告訴掩日,讓他不要再刺殺甘羅了。”
鄭義明顯吃了一驚,他不解道:“為什麼撤銷命令,如果甘羅和秦王會面,那麼我們接下來的任務將會很難進行。”
呂不韋擦了擦眼角的淚水,此刻的他被甘羅的一席話全部都點醒了。
嬴政之所以沒有與他翻臉,就是顧及他們之間的情分。
這一聲仲父,是嬴政對他的萬分信任。
為了大秦萬世基業,他做了很多一意孤行之事。
這些在嬴政視察糧草器庫之時,嬴政都看在眼裡。
為了解決秦國多年的水患,他不惜重金向六國求才。
當他將鄭國的修渠方案說與嬴政聽時,嬴政也是大大支援。
雖然修渠的時候,這中間發生了一些小插曲。
嬴氏宗親的人為了封地的事情阻撓修渠,其府內下人更是放出狂言,即使是秦王也不沒有資格可以動封地。
王權受到質疑,嬴政豁然大怒,盛怒之下,凡是阻攔修渠之人一律格殺勿論。
為了平息修渠鬧出的事情,他不曾與嬴政商議,就向那些鬧事的嬴氏宗親提出了彌補兩倍的封地方法。
他現在非常清楚如果不是為了大秦一統六國的萬世基業,嬴政早就將他罷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