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天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寥寥幾筆,勾勒出一隻寫意的吐火鳳凰。
寧溪臉色驟變。
“這張紙不能留在身上。”
緊張四顧,連忙點著蠟燭,直接就著火把紙焚成灰燼。
寧姒沒有攔她。
看來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要棘手得多。
阿習一開始只是拿給她看,並沒打算把紙留給她。他也說了,這東西不適合在她手裡。
她是怕自己沒記清楚,到時候認岔,硬從阿習手裡討來的。
看寧溪的反應,這分明就是顆定時炸彈嘛。
“這塊令牌,到底是什麼東西?”居然連繪印圖紙都不能留。
寧溪面色凝重:“我也不清楚,唯一能確定的是,這並非本國之物。”
“什麼意思?”
不是本國的,難道是外國進口?
“這是晉國的東西!”
手指沾上茶水,寧溪在桌面上畫了幾筆,正是令牌上那隻吐火的鳳凰。
在寧姒的認知裡,吐火+大鳥=鳳凰,這是和1+1=2一樣的固定搭配。
寧溪卻稱其為焱鳥。
在寧姒看來,就是從火堆裡出來的鳥,差不多也就是這個意思。
……
寧溪給她上了一節歷史課。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原地域遼闊,土地肥沃,百年前曾由大秦一統,天下歸一。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秦後主窮奢極欲,荒淫無度。面對各種苛捐雜稅,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後主無能,各方勢力開始蠢蠢欲動,招兵買馬,養精蓄銳。時機一到,打著為民請命的旗號紛紛揭竿而起。秦政不過三世,便分崩瓦解。
成王敗寇,亂世造英雄。秦亡後,起義軍抗大吞小,最後形成三股勢力,圈地為王,各自為政,形成中原大地三分天下的局勢。
大燕,便是其一。
另外兩國,分別是與豫州隔著一座天門關的晉國,以及雄踞西部的大衛。
大衛的開國先祖,乃先秦西北大元帥江諸。南方起義,他緊隨其後,憑藉手裡的百萬大軍,斷了秦主後援。
由西北向東南推進,路遇秦軍,能策反的策反,不能策反的便武力壓制。
因為西北大軍的倒戈,加上江諸戰功赫赫威名遠揚,不少秦將領兵不戰而降。江諸勢力不斷壯大,遠超其他起義軍。
如果說,秦後主的無能是秦政滅亡的導火索,那江諸的西北軍,便是率先刺入秦政命門的利刃。
秦政滅亡已成定局,江諸佔下秦都,就地建立大衛。
江諸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建立一個國家,除了強大的武力,還需要各種人才。
於是,他直接接手後秦的官吏,只要誠心追隨者,一律加官進爵。反之,若有不從者,斬草除根,老弱婦幼,一個不留。
其他義軍的地盤,都是真刀真槍拼來的,乾的是殺敵一千自損五百的買賣。而江諸手下多有不戰而降者,不戰而屈人之兵,自此奠定大衛的霸主地位。
江諸的野心遠不止於此,只是投降的秦軍多是酒囊飯袋,收之無用。其他兩股義軍透過實戰,把各自軍隊磨礪成一把利刃,勢如破竹。真要交手,西北軍未必討得了好。
加上他們打出的旗號是推翻秦政,為民請命。秦政已亡,也不好再動干戈。
就這樣,三足鼎立之勢形成。大衛雄踞西部,燕晉以天門山為界,燕守山北,晉守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