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石像(第1/2頁)
章節報錯
作為君王,毀舊制,可謂是十分大膽的舉動了。青竹看著熱鬧沸騰的人群,心裡卻為對十四歲得少年悲哀。為君為民,死後卻連幾柱香火都沒有。
但人群中也有不一樣的聲音。
“太子殿下是極好的人,前年臨江旱災,才十二歲的太子就主動輕盈上陣,還帶了大批的物資。小小年紀就沒了,我們該供奉!”
一和沈氏差不多的婦人,挎著菜籃,對身邊的兒子道,“趕緊去香燭點買些香燭,再去給太子殿下捏個石像。陛下雖言,可咱要記著太子殿下的恩。”這婦人是前年從臨安逃難來的,有幸親眼見過太子,此時悲痛不已,雙手顫抖。
她兒子連忙扶著她,連聲道,“娘,我曉得、若不是太子大恩,咱們一家也不能平平安安的來到金源。你等著,我定會買最好!”
“......”
人群嘈雜,越來越擠,顧綠水皺眉,對王知溪、王知霖說了一句,就拉著青竹穿出人群。
一路上氣氛有些低迷。
回家、關門一氣呵成。顧綠水和王知溪齊聲嘆口氣。
“怎麼了?”王知霖呆呆的問,“是不是為太子的事難過?”
他們在縣學讀書,自然是聽過太子的事蹟的。六歲拜入明丞相門下,四年之後,靠一篇興民賦名動天下,之後便以十歲稚齡跟隨明丞相左右,出入朝堂。
這樣的人,是無法用言語敘出的。
聞言,顧綠水和王知溪恨鐵不成鋼的看他一眼。
“那些人是不是不對勁?”青竹道。
聞言,顧綠水看著青竹點頭,“還是我家妹妹聰明?”
他們的舉動可疑,雖然已經極盡隱瞞,可卻處處誇讚陛下,絲毫不提太子之死。正常人聽聞太子薨逝,先應該震驚,然後再言陛下才是。而且,太子死了何陛下聖明有何干系?他們分明是要靠言語來擾亂眾人視線,讓眾人忽略太子的事!
“有問題?”王知霖撓撓腦袋,“我怎麼沒感覺到,都挺正常的啊?”該說的說,該悲痛的悲痛。
王知溪無奈的看他一眼,“你還是少看一點話本吧。”看的腦袋都看壞了,本來就不聰明,以後可該咋辦!
一聽王知溪這樣說,王知霖立馬閉嘴,“我不說了,我不說了!”本來他爹現在管控他就管控的嚴,若是他哥在上陣,他一個月都不一定能買的起一本。
三人心知肚明,但都沒有戳破,只是默默的錯開話題。就算知道如何,又能怎麼辦?人已經沒了,被淡忘,或許是件好事。沒有了亂七八糟的刺殺,加害,或許在地下,還能安心些。
幾人聊著,卻是有出門之前的輕鬆了。
家國大事,是關乎天下黎民百姓的,牽動的不止是燕京的權貴。
待沈氏回來,懷裡抱一堆香燭。顧秋桃也不例外,也垮了一籃子。王珉緊隨其後,抱著一尊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