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力量大,僅僅一天,沈氏和顧秋桃帶領全家老小,就將整個食肆打掃乾淨。

房子因為一直被使用,沒有多少破損的地方,王珉休息了便趕過來,將該修補的地方修補起來,還省了一筆找人修補的費用。

市尾這家食肆竟然又有人了!

忙活著搬貨卸貨的工人看見敞開的店門,互相咬耳朵,開玩笑的說,“你們猜這家能開幾個月?”

“嘿,幾個月?我看一個月都開不下去!”

前幾家最多的也就堅持了一年,這裡的租金貴的咂舌,他們幹一輩子也存不了一年的租金,更別說吃這裡的飯了。

一個饅頭三個銅板,包子六個銅板,面就更貴了,素面最少也要十個銅板。

一天總共掙一百多個銅板,都是漢子,出死力氣,吃的多,要是真在食肆中吃,起碼二十多個銅板就沒了,飯都吃到嘴裡了,家裡的妻兒老小不養了?

沈氏們忙碌的身影並沒有影響他們分毫,誰不是過日子的,都難過,起碼他們還能租的起食肆,已經比很多人強了。

這是一部分人的想法,有一部分人純屬就是看熱鬧,有些甚至還打賭,他們能堅持幾個月。

外面的嘈雜沒有影響到屋裡的人分毫,每個人依舊是滿頭大汗。

之後的兩天,沈氏又去談了每日食材的供應。

初來乍到,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沈氏一步一步摸索摸索,慢慢的來,竟然談的像模像樣。

沈屠夫那裡也聯絡起來,除了全部的豬下水,每日還額外要了三十斤肉。

原本沈氏不準備要那麼多豬下水,但驛站那邊來來往往的工人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既然是幹苦力活的,嘴裡淡了,肯定想吃著肉,以前的食肆倒閉,是賣不出去做不下去了,但如果是豬下水呢?

豬下水本來就便宜,加工後也要不了多少錢,在柳溪鎮耐三個銅板一碗,在這裡就賣五個銅板。

還沒有肉包貴,但裡面實實在在都是肉。

沈氏不信,每日豬下水的香味勾著,還有人能啃的下去幹糧。

折騰了半個月,得味食肆便開張了。

得味,得最美味的飯食。

這個名字被全家全票透過。

噼裡啪啦的炮竹響徹四方,精神抖擻起來搬貨的工人渾身一震,還以為出什麼事了。

朝聲響傳來的方向一看,才知道是那個忙了大半個月的食肆終於開張了!

不過眾人都興致缺缺,反應過來後都又勾肩搭背的去上工去了。

顧寶琳站在冒著熱氣的蒸籠旁,也沒有喊話,面上也沒著急,畢竟,包子還沒熟呢。

包子,饅頭做的少,包子做了三籠,饅頭做了五籠,包子分豬肉白菜,胡蘿蔔雞丁和三鮮餡的,一樣一籠,而饅頭是雜麵饅頭,黑麵饅頭和白麵饅頭,還有花捲,想著吃雜麵饅頭的人可能多,就做了兩籠。

青竹打著哈欠從二樓下來,為了今天早上能準時開張,她和顧寶琳還有沈氏就守在這裡。

不過因為昨天興奮的很,很晚才睡著,聽到門外的爆竹聲她才醒過來。

王珉放完爆竹就回來了,青竹見他叫了聲,“小姑父。”

“起來了,快去吃飯吧。”王珉道,“你娘在後院的爐子上熱了粥,趁熱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