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一副好奇的模樣,拿起藥丸放在鼻邊輕輕嗅了嗅,一股李恪說不上來的草藥味,還有草藥味中夾雜著的淡淡的石灰味湧進了李恪的鼻中,李恪差點就被嗆地咳嗽了出來。

李世民看著李恪的模樣,笑道:“恪兒初聞,恐怕還不習慣,這丹藥雖然聞著刺鼻,但卻功效甚佳,是為良藥苦口。”

李恪聽著李世民的話,問道:“父皇如此篤定醫效,難不成父皇是已經服藥了嗎?”

李世民道:“為父雖還未服,但已經有宮人代試過了,服藥後小腹生熱,而後擴及周身,身子也變得輕便,精神都好了許多,正對為父之症。”

李世民說的服用完身體輕便,精力旺盛的緣故李恪不知,但李恪相信這麼多所謂的功效中最吸引李世民的一定是小腹生熱之說,因為李世民自打在遼東染病後便變得非常畏寒。

這丹藥有這種功效的緣故李恪是能夠猜得到的,這丹藥中摻雜了極少量的石灰,將這丹藥服入腹中,再以水引之,自然會使得腹中發熱,但這種發熱若是鬧不好卻是會出大問題的。一頓兩頓服之無礙,可若是常年累月,是會要了性命的。

不過這些說辭李恪沒有證據,當著李世民的面也不好說,李恪不動聲色地把藥丸放回了盒中。

“想不到小小的丹藥,竟能有如此功效。”李恪有模有樣地感嘆了一聲。

李世民道:“有了此丹,朕便不再避著屋外天寒了,再過幾日便是正月十五,屆時朕將登朱雀門一趟,與民同樂,恪兒到時記得帶著璄兒同往。”

李恪聞言,心中不禁多了些擔憂,李恪道:“此事父皇是不是再斟酌些,孫思邈特地叮囑過父皇,要父皇避著些風寒的。”

眼下才是初春,早晚間還有些未盡的寒意,更何況朱雀門城牆太高,風更大,對李世民的病情實在不利。

李恪之言本在勸諫李世民,但李世民聞言卻道:“這個無妨的,以往沒有這個丹藥,為避寒自然不宜登高,但現在有了這個丹藥,為父無需避寒,又有何不可?”

李恪道:“事關父皇龍體,還是謹慎些地好。”

李世民道:“自打朕登基以來,每歲上元節朕都會登朱雀門與民同樂,今年自也不能例外,這是規矩。”

自打李世民登基以來,每逢正月十五都會登上朱雀門,與百姓一同賞燈,算是與民同樂,李世民性子要強,這個習慣李世民已經延續了多年,今年自然也不願斷了。

李世民說著,又不願李恪太過擔心,於是又對程公穎問道:“道長以為如何?”

李世民的話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程公穎自然也不能拆自己的臺,程公穎只得回道:“陛下登高自然無礙,此事陛下和太子都可放心。”

李恪聽著程公穎的話,心裡已經有些不悅了,李世民的身體干係重大,程公穎竟也敢拿來冒險,作為自己博得富貴的賭資,實在該死。

李恪心中念頭一動,對李世民道:“這倒是兒臣愚鈍了,想不到此藥竟有這等功效。既然紫陽宮道法如此了得,兒臣正有一事想請於父皇。”

“何事?”李世民問道。

李恪回道:“再過兩月東宮弘文館中便有一個道門盛會,到時許多道法高深的道長都會來東宮與會,精研道法,不知可否請來程道長的師尊來此傳道,到時必可傳於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