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治罪(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一開始武媚娘雖然想保住武惟良的性命,但不知道李恪對此事的態度,還是把話說的重了些,先試探試探李恪的意思,若是李恪有意嚴懲,武媚娘便就此拋了武惟良,已保自身,若是李恪口風不緊,還有轉圜的餘地,武媚娘再試著給武惟良求情。
李恪看著階下跪著,一言不敢發的武惟良,對武媚娘問道:“此事倒是突然,皇后怎知的此事?”
武媚娘回道:“此事他原也不曾告訴臣妾,臣妾也不知,只是如今幷州的苦主已經狀訴到了御史臺,他自知難以掩飾了,這才向臣妾稟明,臣妾初聞此事時也是訝異非常,氣憤難當。”
李恪頓了片刻,似乎頗有些為難,對武媚娘道:“堂兄身為外戚,本不缺為官的機會,他這麼做實在是不該啊,這若是傳出去,朝廷和朕都會落三分顏面。”
武媚娘也應道:“陛下說的極是,臣妾也是這麼想的,也正因如此,臣妾才親自帶了武惟良前來請罪。”
李恪聞言,點頭讚道:“皇后深明大義,朕心甚慰。”
李恪說著,又對馬周問道:“賓王,你是吏部尚書,掌管科考之事,又精熟律法,你以為此事該當如何處置?”
馬周得了李恪的話,知道李恪的意思,不假思索地回道:“科考舞弊,最高可處斬刑。”
馬周被李恪留在這裡就是為了唱白臉的,李恪問於馬周,馬周自然要當好這個壞人,把罪過往重了說。
武惟良聽著馬周的話,顯然也是被驚住了,先是一顫,而後抬頭看了武媚娘一眼,見武媚娘並未開口,忙自己對李恪哀訴道:“陛下饒命,臣再也不敢了。”
馬周是宰相,說話還是很有份量的,武惟良生怕李恪真的聽信了馬周的話,順口就答應斬了他,武惟良已經被嚇得涕泗橫流,磕頭如搗蒜。
李恪要殺武惟良不難,確實也可以立威,但李恪卻不能不顧及影響,李恪如果堅持要殺了武惟良,必定會使朝中外戚官員離心,把他們逼到心向世家門閥,只怕會得不償失。
李恪面露一絲訝色,對馬周問道:“堂兄乃國戚,怎會這般嚴重?”
馬周道:“武惟良所犯,乃我大唐取士根本之法,若是以重處之,並無不妥。”
對於武惟良,李恪自然是想殺的,但李恪不是匹夫,他是皇帝,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顧及影響,權衡利弊,他想殺武惟良,但是還不能殺,至少不能現在殺。
李恪問道:“那朕若是顧念親情,可否法外開恩,稍予減免呢。”
馬周聞言,似乎頗不甘願地回道:“若是陛下開恩,或可饒死罪,但這官是斷不能做下去了。”
李恪點了點頭,對武媚娘問道:“媚娘怎麼看?”
李恪之言入耳,武惟良頓時抓到了一線生機,忙抬起頭來,眼巴巴地望著武媚娘,眼中的懇切之意已不能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