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面命人查封了鄖國公府,於關中下文書捕拿張亮,一面命王玄策率御史臺協助李恪,清除朝中張亮逆黨。

當王玄策自太極宮出來後便徑直回了東宮,向李恪稟告此事。

東宮,光天殿,偏殿。

“臣王玄策拜見太子。”李恪正端坐在殿中茶案之前,倒水烹茶,王玄策在此時走進了殿中,對李恪拜道。

“自己人不必見外,坐吧。”李恪抬手示意王玄策坐在自己的對面。

王玄策是李恪的心腹,最早跟著李恪的幾個人,是李恪一手提拔的,陪李恪出生入死,跟隨李恪多年,亦君臣亦摯友,比起在太極宮的拘束,回到東宮的王玄策就顯得隨意和舒適了許多。

偏殿中,王玄策和李恪在茶案前相對而坐,王玄策就坐在李恪的正對面,看著李恪在他的面前烹茶,動作細緻,行雲流水,可見李恪也確好此道。

“算著時間,玄策應該是剛出宮吧。”李恪手上的事情不停,口中對王玄策道。

王玄策回道:“太子說的是,臣正是剛自宮中出來。”

李恪問道:“怎麼樣,張亮之事父皇怎麼說?”

王玄策道:“一切正如太子所想,張亮奔逃出京,陛下盛怒,已經命人查封了鄖國公府,張亮這次是完了。”

李恪道:“如此便好,父皇可還有什麼交代?”

王玄策道:“陛下命臣協助太子處置此事,想必是對張亮失望透頂了,也是陛下藉此事對這些老臣的一次警告。”

正如王玄策所言,張亮是李世民的從龍功臣,此番謀逆李世民把此事全權交給了李恪處置,一方面是因為李世民對此事心累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李世民有意藉著此事讓太子李恪在眾位開國老臣跟前立威,為李恪日後繼位鋪路。

李恪笑了笑,對此不置可否,因為現在的王玄策是朝中新貴,但將來也是會成為有從龍之功的老臣的,李恪不願就此事多說,免得叫王玄策日後多想。

李恪坐在案前,慢慢把茶煮好,而後親自提壺分倒在了兩人的杯中,對王玄策道:“茶好了,玄策快嚐嚐。”

“太子今日親自烹茶,臣是有口福了。”王玄策看著身前的茶杯,對李恪笑道。

“閒來無事而已,玄策請。”李恪抬了抬手,示意王玄策用茶。

王玄策端起了身前的茶碗,放在鼻尖一嗅,而後淺嘗一口,片刻後笑道:“太子泡的茶只輕輕一嗅便是滿腹清香,入口後回甘更重,太子的茶藝又精進了。”

李恪雖然酒量很好,擅飲酒,但他卻不嗜酒,相反地,李恪好茶,尤其好飲清茶,因為李恪的影響,東宮上下也多好此道,王玄策更是如此。

不過對於王玄策而言,李恪烹的這杯茶的好壞倒是其次了,因為李恪的這杯可不是尋常人能夠喝到的。

李恪乃大唐儲君,未來的皇帝,除去李恪的親長,李恪的這杯茶能喝到,又能喝地下去的,天底下應該不會超過五個人,而王玄策正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