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貢日貢贊叩見陛下。”貢日貢贊走到李恪的跟前,跪地拜道。

李恪看著跪倒在地的貢日貢贊,問道:“你就是吐蕃贊普貢日貢贊?”

“吐蕃獻土稱臣,陛下當前,唯有臣子,臣不敢擅稱讚普之名。”沒有李恪的應允,貢日貢贊不敢起身,他跪在地上,回了李恪的話。

李恪接著問道:“你可知你今日為何會至這般田地?”

貢日貢贊回道:“陛下親率大軍來國,本是我吐蕃之幸,然臣卻妄拒天兵,輕慢陛下,故而如此。”

貢日貢贊還是有些小聰明的,但雖然請降,但卻只說自己輕慢了李恪,而絕口不提行刺這個讓李恪興兵西征的理由。

罪過的大小請重貢日貢贊還是分的清楚的輕慢李恪,請降後還有機會可以活命,但是如果是行刺之罪,就算李恪不想殺他,大唐的群臣們也不會放過他。

李恪聽了貢日貢讚的話,也大概猜到了他的心思,也不去點破,畢竟這行刺之事本就不是貢日貢贊所為,只是李恪挑起戰端的理由,而且李恪自己也無意要貢日貢讚的性命。

李恪對貢日貢讚道:“你雖是敗軍之人,但亦是一國之君,起來說話。”

貢日貢贊聽得李恪著他起身,不禁在心裡鬆了口氣,李恪沒有急著問罪於他,而是著他起身,這在貢日貢贊看來,李恪至少是無意要他的性命的。

“臣謝陛下不殺之恩。”貢日貢贊起身,連忙謝道。

貢日貢贊起身對李恪道謝,不謝賜起之事,反倒謝起了李恪的不殺之恩。

對於貢日貢贊所為,他的用意李恪大概也清楚,無非就是先行謝過李恪,以期李恪礙於顏面,能夠真的饒過他,不同他為難。

猜到了貢日貢讚的小心思,李恪和身邊的王玄策笑著對視了一眼,突然對貢日貢贊問道:“你怎麼知道朕不會殺你?”

李恪之言一出,貢日貢贊先是一愣,緊接著,臉上露出了怯色,面色蒼白,顯然是已經害怕到了極點。

貢日貢贊一下子又跪倒在地,然後雙手扶地支撐起自己的身子,顫巍巍地抬起頭,小心翼翼地對李恪問道:“臣不知陛下何意?”

貢日貢讚的反應有些可憐、可悲,但也有幾分滑稽,李恪把這一切看在眼中,知道這一切都是真的,絕不可能作偽,他也知道,作為贊普而言,貢日貢贊已經被嚇破了膽,無論死活他都對大唐造不成任何的威脅了。

李恪下馬,親自扶起了貢日貢贊,李恪對貢日貢讚道:“你獻降有功,朕怎會殺你,朕不過同你玩笑而已,不必當真。”

這一次,是李恪自己親口保下了貢日貢讚的性命,這也就意味著李恪真的不會殺他了。

貢日貢贊自覺大難不死,感受著已經被汗水浸溼的後背,緩緩的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