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誕出身名門,又是皇親國戚,更身兼要職,但其人卻才幹尋常,不僅文不成,武更是不就,實實在在的一個靠著門楣顯貴的世家子弟,對於竇誕其人李世民也看不太上,但李世民卻單獨召見了他,李恪難免訝異。

“竇誕?父皇好端端地召見竇誕作甚?”李恪不解地問道。

武媚娘回道:“竇誕的嘴巴倒是松地很,聽宗正寺的訊息,竇誕回衙後便命人拿來了李承乾嫡長子李象和魏王府的族籍,似是有將李象過繼給魏王的意思。”

聽著武媚孃的話,李恪倒也不覺著太過訝異,李承乾雖然謀反傷了李世民的心,但李世民疼愛李承乾依舊,李世民雖然不能赦免李承乾,但至少可以透過以過繼李象給李泰的方式保住李承乾一脈的富貴。

李恪道:“恩,李承乾畢竟是父皇嫡長,最得父皇寵愛,父皇這麼做倒也在所難免。”

武媚娘笑了笑道:“三郎說的是,但也不全是,父皇過繼李象給魏王只是表面,其實父皇此舉的背後也透露了一個訊號。”

“媚娘何意?”李恪對武媚娘問道。

武媚娘並未直接回李恪的話,而是反問道:“三郎可知為何父皇不將象兒過繼於你,而是過繼給了魏王。”

李恪道:“我是太子,我的嫡長將來是要繼承國祚的,象兒年長於璄兒,若是把象兒過繼給我,豈不亂了套。”

李恪是太子,大唐將來的皇帝,那李恪之子自然也同樣是未來的皇帝了,若是李世民把李象過繼給了李恪,李象便是李恪的長子,而李象又是李世民嫡孫,長幼不分,嫡庶失別,搞不好將來是要出大亂子的。

李恪是聰明人,這麼一說,這麼一想,也不必武媚娘在多提什麼,李恪已經知道武媚孃的意思了。

李恪道:“父皇把象兒過繼給李泰,這意味著儲位之爭李泰已經徹底出局了。”

但凡李世民還有哪怕半分立李泰為儲的念頭,都不會過繼李象給李泰,因為一旦過繼,將來皇帝傳承必出亂子,搞不好還能再鬧出個玄武門之變來。

有此一事後,李泰便算是徹底被李世民放棄了,魏王出局,大唐儲位至此與他再無關聯。

這對於李恪而言自然是個好訊息,雖然在李恪的潛意識中,有意無意地總會把還是少年的晉王李治看作是他未來的對手,但事實上李泰才是一直對他的儲君之位虎視眈眈,也是威脅最大的人。

李恪接著道:“如此說來,過繼象兒於李泰,於他而言倒是個噩耗了。”

武媚娘道:“至此以後魏王儲君夢碎,咱們只要在稍加把力,魏王出京外放便是必然。”

李恪問道:“媚孃的意思是?”

武媚娘回道:“成年皇子外放本就是朝規,只要使人再諫此事,父皇必會允准。”

武媚娘所言就是要將李泰一次徹底做死,叫他再也動彈不得,但李恪聽著武媚孃的話,想了許久,卻始終覺著有些不妥。

李恪道:“此事不可,現在的魏王只可捧殺,而不可踩殺,若是踩地急了,父皇憐子反倒前功盡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