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李承乾和楚王李恪在平康坊為一青樓女子相爭,豪綽非常,一擲千金,出手便是萬貫,就這樣,最後還是由青樓女子定奪勝負,選了李承乾,這自然是個極大的逸聞。

時值初冬,正是農閒的時候,長安城的百姓閒暇無事,最喜歡打聽的便是這些帶著花邊的訊息,還是皇室的花邊訊息,更何況其中的主角還有長安百姓的寵兒——楚王李恪。

夜裡發生的事情,不過次日午前,區區半日的功夫便已風靡長安,人盡皆知了。

這般大的訊息,引起關注的又何止是長安城的百姓,自然還有朝中的那些言官。這些年來李世民治國以寬,從不以言獲罪,朝中的言官人人善諫、喜諫,不少人博得了不錯的清譽,而這一次一撈便是李承乾和李恪這兩條朝中最大的大魚,朝中言官自然爭先恐後,搶著進宮彈劾。

不過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太子家令權萬紀本就是言中大將,不知何為懼的主兒,再加上權萬紀掌管太子府事,訊息得到的也最早,次日天色大亮,宮門初開時權萬紀便急著帶了奏疏進宮,找李家父子的不痛快去了。

“臣太子家令權萬紀,拜見陛下。”太極宮,甘露殿,李世民晨練射箭剛畢,權萬紀便到了殿中,對李世民拜道。

今日晨練時李世民的狀態不是很好,練箭的結果也不是很滿意,心裡多少有些不悅,突然看著權萬紀急匆匆來此,雖不知具體何事,但大概也跟太子相關,心裡就更堵了。

李世民道:“權卿起身,你來此可是有要事稟奏?”

權萬紀將手中備好的奏疏遞上,對李世民道:“臣彈劾太子和楚王在青樓相爭,頗為難看,敗壞皇家聲譽。”

“太子和楚王在青樓相爭?”

權萬紀的一封奏疏竟同時牽扯了李恪和李承乾兩人,李世民不免有些訝異,從內侍的手中接過奏疏,快速地看了下去。

這一看不打緊,可其中的內容著實驚到了李世民,一萬貫錢他自然不在意,但他最年長,也最是疼愛的兩個皇子,竟然為了一個青樓女子在外相爭,這還得了?

“一個太子,一個親王,朕最年長的兩個皇子,竟然在青樓為了一個青樓女子爭鳳吃醋,成何體統!”李世民手攥著權萬紀的奏疏,一錘桌案,怒道。

一旁的權萬紀見狀,也忙應和道:“陛下所言極是,太子和楚王,乃陛下最年長的兩位皇子,當為諸皇子乃至宗室之表率,然太子和楚王當著天下人的面,在青樓爭一女子,叫旁人如何看待宗室,又如何看待陛下,臣以為此風斷不可長,請陛下嚴懲。”

李世民問道:“此事可是已經傳開了?”

權萬紀回道:“此事傳地極快,只怕此時長安城內已經人盡皆知了。”

李世民壓著心中的怒意,對權萬紀道:“此事辛苦權卿相告。”

權萬紀回道:“臣身為太子家令,自當迴護皇室和太子的聲望,何當陛下辛苦二字。”

李世民道:“此乃家事,朕自當處置,權卿可先行退下。”

李世民處置太子和楚王份屬家事,權萬紀為人臣,確實不便在此,權萬紀聞言,俯身應道:“臣告退。”

說完,權萬紀便獨自出了甘露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