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李恪不帶走她,她留在這煙雨樓中對煙雨樓而言也再無半點益處,倒不如給李恪做了人情。

至於所謂的風流之名,李恪便更不在意了,權貴蓄姬乃司空見慣之事,更何況仙娘本就只是煙雨樓的琴姬,琴藝之高,不下宮中樂官,縱然傳出去也不過是件風月美談,而且此事發生在李恪的身上,旁人早就是司空見慣了的。

“謝殿下回護,妾謝過殿下。”

仙娘所為,本就是為欲擒故縱,李恪既已要帶他回臨江宮,留在身邊伺候,仙娘自不會再回絕,且喜且忸怩著便應了下來。

李恪昨夜來煙雨樓時本是帶著一眾衛率策馬而來,如今回宮帶著蕭月仙,自然就不便騎馬了,於是便命了煙雨樓的小廝去套了馬車。

可正當李恪帶著蕭月仙正在大堂中等候時,卻發現大堂中竟還站著一人,那人便是東南鹽行的行主周鼎方。

此時尚未過午,煙雨樓還未到開業的時候,周鼎方來此自然不會是為了玩樂,多半也是為了昨晚之事。

“草民周鼎方拜見楚王殿下。”周鼎方見得李恪在大堂中出現,連忙上前拜道。

李恪見周鼎方上前,於是問道:“周行主也在此處?”

周鼎方道:“周某在此專為等候殿下,已待了多時了。”

李恪接著問道:“哦?卻不知周行主等候本王是為何事?”

周鼎方道:“周某乃是為小兒之事專程來向殿下賠罪。”

李恪故作不知地問道:“卻不知令郎所犯何事?”

周鼎方俯身拜道:“小兒叔平有眼無珠,不識殿下尊駕,昨日竟在此處同殿下相爭,實在不該,周某此來特地是向殿下賠罪。”

李恪聞言,倒是擺了擺手道:“本王道是何事,無妨,昨夜若非令郎同本王為難,本王也沒有為了仙娘一擲千金的機會,又如何贏得佳人芳心?”

李恪說著,看似未將周叔平昨夜的冒犯放在心上,但周鼎方卻絲毫不敢大意,因為李恪的話中用到了“為難”二字。

周鼎方對李恪道:“殿下寬厚,我等感念在心。然殿下有仁德,我等又豈敢放肆,殿下特帶來了賠罪之禮。”

周鼎方說著,從身後的僕從手中取來的一方木盒,呈到了李恪的眼前。

“這是何意。”李恪開啟了木盒,看著木盒中躺著的兩粒小兒拳頭大小的夜明珠,對周鼎方問道。

周鼎方回道:“此乃周某去歲自遠海蠻夷手中購得的夜明珠,一顆可值萬貫。此其一抵殿下昨夜之資,其二賀殿下得美之喜,還望殿下笑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