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李元昌受責(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元昌玷汙良家女,說來也算是大唐皇室中的醜事,魏徵雖然抓了李元昌現行,但考慮到干係重大,並未對外宣揚,只是上奏彈劾了李元昌。
可有些時候,訊息這種東西竟彷彿是長了腿一般,似乎根本不必大肆宣揚,自己便會傳遍長安城的每一個角落。
午後申時,魏徵自採荇堂出來後不過一個時辰,李元昌之事便已風傳至長安城每一個角落,鬧得人盡皆知。
以往,漢王李元昌雖然風流,但靠著自己的幾分才氣,在朝野上下的風評倒也不差,可隨著採荇堂一事傳出,李元昌的名聲頓時差到了極點。
這個時候李元昌莫說是迎娶阿史那雲了,長安朝堂上下,彈劾他的奏章已經雪片般飛進了太極宮,如小山般堆積在了李世民的案頭,他能從採荇堂之事中全身而退便算是萬幸了。
“為國效力,迎娶阿史那雲,出鎮漠南,這便是你為國效力的行徑嗎?”李世民坐在立政殿中,看著跪在地上,唯唯諾諾的李元昌,心中盛怒,把手邊的幾封奏摺砸在了李元昌的身上,怒喝道。
李元昌跪在地上,任由李世民把奏摺砸在了他的身上,他卻連躲都不敢躲。
依大唐律例,汙奸之罪,當沒家產,仗一百,流三千里,充軍邊塞。
李元昌身子骨弱,莫說是流放三千里了,就算只是杖責一百,也不是他能受得住的,說不得還會要了他的性命。
如今李世民責罵他幾句,於他而言已經算是輕的了。
不過李元昌雖不敢躲閃,但不代表他就認了這扣在他頭上的罪過。
李元昌的腦袋雖被李世民砸地生疼,還是硬著頭皮辯解道:“陛下息怒,此事確實非是臣弟所為,還望陛下明察。”
李元昌好色,更是平康坊青樓中的常客,他的名聲李世民此前也是聽過的,他聽著李元昌的話,滿臉不信地問道:“依你之意,莫不是魏玄成(魏徵字)冤枉了你不成?”
若是旁人見了,興許還有為利偽造的可能,但魏徵是何等忠直之人。魏徵連皇帝的面子都不給,這普天之下又有何人能叫魏徵替他弄虛作假,攀咬一個與他全然無關的李元昌?
李元昌接著解釋道:“魏尚書耿直忠介,自然不會胡言,可魏尚書見的卻非實情,而是有人故意陷害臣弟,欲置臣弟於不道之名,還望陛下為臣弟做主。”
採荇堂的事情發生地突然,一開始李元昌大醉初醒,一時慌亂之中還未明白過來,可隨著他被李世民傳入宮中,他已經漸漸地有些緩過勁來,採荇堂的事情越看越像是一個陷阱,故意誘惑著李元昌要往裡面跳。
李世民對他的這個皇弟一向不喜,連帶著對他的話也不願盡信,李世民看著李元昌的模樣,不屑道:“照你說來,是有人綁了你去採荇堂,強逼著你玷汙了良家女嗎?”
李元昌聞言,連忙解釋道:“臣弟不是此意,只是採荇堂之事著實蹊蹺非常,陛下若是不信,大可命人嚴查,將當事之人逐個抓來審問,必能查出端倪,還臣弟一個清白。”
李元昌自然不願擔這罪名,可李世民聽著李元昌的解釋,顯然是已經沒有了耐心。
“砰!”
李世民猛地一拍桌案,對李元昌喝道:“一派胡言,採荇堂中人證物證俱在,豈能容得你狡辯。你不要顏面,我大唐皇室還要顏面,此事還詳查作甚,難不成非要搞得全天下人盡皆知,把我大唐皇室子弟視作洪水猛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