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兵臨渭水(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麼厚的一本書,就算不算上摘選內容的時間,光是這麼字,便需得寫上許久了。更何況這是岑文字抄錄於李恪閱覽的,自然是仔細斟酌篩選之後,這便更為難得了。
李恪感受著手上的重量,心中也一陣感動。
李恪拜岑文字為師,雖有欽慕其才學的緣故,但更多的還是存著利用他的心思。可李恪看著手中厚厚的書冊,他知道,岑文字是真的拿他當做弟子,以心相待了。
李恪拿著岑文字給他的冊子正看著,此時,暖閣外卻突然響起了一陣敲門聲。
“殿下,婢子瓶兒求見。”門外傳來了楊妃貼身侍女瓶兒的聲音。
李恪聽出是瓶兒的聲音,心知必是楊妃有事傳告,使瓶兒來尋自己了。
李恪對岑文字道:“岑師,瓶兒姐是母妃的貼身婢女,平日裡從不離身的,今日瓶兒姐來此尋我,必母妃有要事。”
岑文字點了點頭道:“既是娘娘有事,你千萬怠慢不得。”
“謝岑師。”李恪道了聲謝,自己起身開了門。
瓶兒入內,對著李恪和岑文字屈膝行了個宮禮,拜道:“婢女瓶兒參見殿下,參見先生。”
李恪將瓶兒扶起,對瓶兒問道:“瓶兒姐怎的突然來此?”
瓶兒對李恪道:“傳娘娘之命,請小郎速回宜秋殿,勿要四處走動了。”
李恪不解地問道:“現在時辰還早,母妃怎的突然傳詔我回宮?”
李恪倒還不知楊妃的用意,可一旁的岑文字聽了瓶兒的話,眉頭卻一下子皺了起來。
“恐怕尉遲將軍也未能擋住突厥的攻勢,娘娘急傳蜀王殿下回宮,可是突厥二十萬大軍已經過了涇陽?”岑文字對瓶兒問道。
數日前,李世民登基之初,正是各處動盪之時,北方突厥頡利可汗趁此機會南下攻唐,直逼關中。
為防長安城內恐慌,突厥逼近長安之事本是機密,楊妃也是不久前從李世民的口中聽到的,瓶兒沒想到岑文字竟然能夠憑藉這自己的舉動猜出來,倒是叫瓶兒料之未及。
瓶兒屈膝道:“先生果然了得,所猜分毫不差。眼下突厥可汗頡利已率大軍至渭水,陛下領兵前往迎戰了。娘娘擔心大軍壓境,長安城內外混亂,故而命婢子帶小郎回宮。”
李恪聽到瓶兒的話,一下子明白了過來,難怪楊妃如此反常地急詔自己回宮,原來是突厥大軍已經臨近長安了。
“父皇初登帝位,人心未穩,長安城又兵力空虛,難以正面迎戰,頡利倒是挑的好時機啊。只可恨我李恪年少,手不能提刀劍,否則必提槍跨馬,隨父皇左右殺敵。”熟知唐史的李恪自然知道此戰的結果,但心中依舊難免憤恨。
渭水之戰,李世民斬白馬與頡利立盟,敬獻大唐珍寶以換取頡利退兵,這算得上是戎馬一生的李世民身上少有的汙點,亦是大唐國恥。
岑文字看著李恪義憤填膺的模樣,心中也稍稍有些欣慰,面對來自突厥大軍壓境,以李恪的年紀不見絲毫孩童該有的怯懦,亦是英主之象。
不過此戰岑文字倒是不甚擔憂,岑文字對李恪道:“陛下此去渭水恐怕不是求戰,而是求和,此戰理當打不起來。而且就算打了起來,我大唐憑藉著長安城亦能固守,而且關中再有一月便將入冬,到時突厥大軍孤軍深入,絕難久持,長安城當是無虞。不過未免娘娘憂心,殿下還是先回宮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