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文字家境殷實,此番隨李孝恭進京述職,一入長安城便著家人在長安城購置了宅院。

岑文字不過是客居玄都觀,待過了幾日,岑文字的宅院定了下來,岑文字便離了玄都觀,遷至了長興坊的新宅。

武德九年八月十三,李世民登基後的第五日,正是百官休沐之日,也是李恪拜師之日。

岑文字眼下官職雖微,但其才略李恪卻比任何人都要清楚,李恪縱為親王,亦不敢有絲毫怠慢。

這一日,李恪卯時便起,在宮婢的服侍下更衣洗漱,不到辰時便已出宮,帶著幾名侍衛到了長興坊岑府門外。

“咚、咚、咚。”李恪親自上前,敲了敲岑府的大門。

過了片刻,岑府大門緩緩開啟,從門內走出了一個四十有餘,家僕模樣的中年男子。

“這位小公子清早叩門,所為何事?”岑府家僕開了門,見門外竟站在一個看似十歲上下的少年,於是問道。

李恪拱了拱手回道:“煩請通報岑大人,就說李家三郎奉父命前來拜見。”

李恪有意拉攏岑文字,自不欲以權勢壓人,於是並未開門見山地講明身份。

不過李恪雖未自表身份,但李恪儀表不凡,面帶貴氣,身後又帶著侍衛,一看便知是長安城權貴人家子弟,岑府家僕豈會看不出來。

岑府家僕聽了李恪的話,臉上露出了些許難色,對李恪道:“這位小公子著實來的不巧,我家阿郎正在晨讀,現在恐怕不便,小公子若是不嫌棄,可否先往偏廳稍坐。”

李恪聞言,擺了擺手道:“無妨,不必打攪岑大人讀書,我隨你先去偏廳等著便是。”

說完,李恪吩咐了一身,命侍衛在門外等候,自己隨岑府家僕進了門。

岑文字的宅院是一座四進的院子,本為一位蜀地富商所有,因要離京,故售賣院子,被岑文字盤了下來。

院子不大,比起李恪在東宮所居之宜春殿自然相去甚遠,但岑文字拖家帶口也不過十餘人,住的倒也寬敞。

岑府家僕引著李恪到了正廳坐下,隨即為李恪奉上了一杯香茶,便安排李恪在此稍後,自己去後院的書房向岑文字稟告去了。

“春秋何貴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則元氣和順,風雨時,景星見,黃龍下;王不正,則上變天,賊氣並見...”

李恪在正廳中端坐,耳邊隱約傳來一陣輕微的讀書聲,李恪年少,耳目聰穎,書中的內容倒也依稀可聞。

岑文字讀的時西漢大儒董仲舒所著之《春秋繁露》,幾日前李恪曾在弘文館孔穎達的書案上見過,大概翻過幾頁,故而有些印象。

岑文字的讀書聲約摸持續了半炷香的功夫,待此卷讀完,岑府的家僕終於走上前去,向岑文字稟告了李恪來訪之事。

“阿郎,方才有一小公子求見,現已在偏廳等候。”家僕上前對岑文字道。

岑文字久在荊襄,在長安城並無故交,怎的會有人清早來訪?

岑文字問道:“來人可曾講明身份。”

家僕回道:“那位小公子只說是李家三郎,奉父命前來。”

岑文字聽了家僕的話,神色一凜,李恪便是李世民三子,這門外求見的少年莫不就是他?

岑文字忙問:“這小公子來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