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其中關於如何吸引投資的問題,王成更是用了某樂視和興瑞咖啡的例子來說明。

對於資本圈來說,他們本質上是喜歡聽故事的。

只要故事講得好,講的足夠大,就能吸引足夠多的投資。

這還只是第一遍的粗讀,就能讓人如此驚喜,孫教授迫不及待的找過了紙筆,開始第二遍的精讀。

第二遍閱讀,孫教授開始仔細的記錄分析王成的一些觀點,同時還會在網上查詢,看看有沒有類似的觀點。

等第二遍精讀結束之後,孫教授放下紙筆,看著窗外已經暗下來的天色,重重的撥出了一口氣。

透過在網上的查重,孫教授可以確定,這篇論文的確是王成原創的,其中的一些想法和論點,在網上都找不到。

這是自然的,因為王成的這些想法和觀點,可都是未來三五年之後的。

與其說這篇論文是王成寫得好,不如說是未來三五年之後,知識已經更新換代了。

很多的商業行為已經被專家教授研究爛了。

王成從結果往前推,再結合上某些專家的觀點,自然能讓整篇論文看起來很優秀了。

孫教授用顫抖的手,輕輕的扶了扶臉上的眼鏡。

此刻他的內心可完全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這樣得平靜。

他很清楚,這篇論文幾乎是在預言未來商業競爭的一種模式。

單單只是看了這篇論文,孫教授的眼前就已經出現了各種資本入場瘋狂燒錢的畫面。

必須要承認,能寫出這樣一篇論文的人,肯定是見識跟學識都到達了相當高的程度。

自己的學生當中,居然還有這樣的人存在?

這個王成到底是何方神聖,他是做什麼的。

這時候孫教授才隱約的想起來,王成的班導好像曾經說過,這個王成自己在學校外面做了點小生意什麼的。

孫教授覺得,擁有這般見識的年輕人,做得恐怕不是什麼小生意吧。

如果說剛才孫教授還覺得,王成的論文起了這麼一個標題,有些譁眾取寵。

那麼現在倒回頭去再看的話,就突然覺得人家這是胸有成竹啊。

拿著手上的論文,孫教授真是越看越歡喜,甚至連老伴打過來催他回家吃飯的電話都懶得接了。

他沉吟了一陣,抄起電話撥通了一個號碼道:“老同學,你接觸網際網路經濟的機會比我多,我傳給你一篇論文,你幫我看看。”

傳真發過去之後,孫教授就一邊喝著茶水,一邊繼續閱讀王成的論文,等待著對方的回覆。

足足等了一個多小時,對方終於打過電話來了。

孫教授急忙接起電話,還不等他說話,電話那邊的人就已經興奮地開口道:“厲害啊老孫,你這些年不顯山不露水的,沒想到直接給我們憋了一個大招啊!”

“你什麼時候對網際網路經濟有這麼深入的研究了?文章相當有水平啊,我們這邊的人一致決定,要給你安排一個頭版的位置!”

頭版!?

一聽這話,孫教授興奮地差點昏過去。

他的這個老同學所在的雜誌,可是國內最權威的期刊。

能在這上面發表論文,對於一個學者來說,那是無上的榮耀。

不過孫教授並沒有被喜悅衝昏頭腦,而是深吸了一口氣道:“這不是我寫的,是我一個學生寫的。你再等等吧,我跟那個學生打個招呼,順便再幫他潤色一下。”

電話那頭的人自然是滿口答應了,在他看來,這件事情應該不會有什麼波折。

又有誰不想出名呢!

只是一想到孫教授的這個運氣,好多人都咬牙切齒。

這老東西可真是走了狗屎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