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條,就是4G時代的一個神話。

它的神奇之處,不僅僅是估值和盈利的暴漲。

同時也讓人們看到了希望,追趕BAT的希望。

王成很清楚,這個看似簡單的app,實則有著恐怖的吸金能力。

從15年到18年,短短的三年時間,某條的媒體加廣告收入,就已經從30億暴漲到了470億!

更不要說某條之後還以它自身為基礎,孵化出了更多優質的APP。

手中握著流量的某條,在那段時間,簡直可以說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王成很清楚,在未來的4G時代,往日裡面不被人們看好的流量,反而成了香餑餑。

因為在這個時代,人們能找到多種多樣流量變現的方法。

誰掌握了流量,就等於掌握了市場,掌握了財富!

羅浩的這個app,只要運營得當,在王成看來,就是一套聚攏流量的恐怖機器。

今天晚上在魔都轉了一圈,就能很清晰的感受到,人們對於公共交通工具的依賴還是很大的。

所以一款公交地鐵實時到站的app,能為人們提供很大的便利。

其次人們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時候,通常是有一些零碎的空閒時間的。

這點零碎的時間看起來不起眼,實際上卻能產生粘性很高的使用者群。

在王城的計劃當中,這款APP,要讓使用者拿出來看車輛資訊之後,就不要再退出了。

“可以設定一個到站提醒功能,讓乘客可以放心大膽的在app上瀏覽自己想看的資訊,而不用擔心錯過車。”

“另外還要有實時天氣系統,這種功能也要加上。這一點可以仿照某天氣APP,你之後關注一下。”

在這件事情上,王成著重的叮囑了一下羅浩。

可不要小看一個簡簡單單的天氣系統,它能帶來的流量,是相當可怕的。

王成記得重生之前,就有一款天氣系統,18年的時候,就號稱擁有5億使用者,日均查詢天氣超過一億次。

這樣巨大的流量,誰不想要?

羅浩就是做app的行家,他對業內的一些情況自然有所瞭解。

所以他提醒道:“王總,現在開始做天氣系統,恐怕有些晚了吧。目前來看,市場已經被某天氣系統給拿捏住了基本盤,我們想要分一杯羹,難度很大。”

王成也知道難度很大,他說的那款天氣app,從11年上架之後,兩個月的下載量就突破了4000萬。

12年超過1億。

14年突破4億。

這樣的市場份額,讓人有一種難以企及的感覺。

更何況13年的時候,它們已經推出了實景天氣這個大殺器。

手握這一殺器,它的確是有露出目無餘子霸氣的資本。

不過在王成看來,也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王成就知道,在未來的一段時間,有一件事情,可以作為很好的切入點。

2013年的冬天,被提及到最多的一個詞是什麼?

霧霾!

這一年,霧霾肆虐,讓人們清晰地認識到了這種極端天氣的可怕。

伴隨著霧霾的出現,一個專有名詞也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當中。

P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