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禮教森嚴你老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傍晚。
許士林下學回家,很隨意地喊道:“爹,娘,我回來啦。”
許仙眉頭一皺,呵斥道:“士林,你今天為何沒有施禮請安?”
許仙沒有考科舉,但也是讀書人。
古時候的讀書人,一般分為兩種。
不為良相,就為良醫。
做丞相,上輔君王,下安黎民。
做醫者,懸壺濟世,救死扶傷。
身為讀書人,許仙最重視禮儀禮節。他就對兒子許士林言傳身教,許家的家教,可謂是非常嚴格。
許仙是完全按照科舉狀元來培養許士林。
許士林說道:“爹,今天老師可不是像你這樣說的啊。他說禮節重要,但是在家裡還是要隨意一些。否則,就會活得拘束,很累。我回家不再做什麼禮節,的確覺得輕鬆了一些。”
讀書,只要掌握了“仁義”“公正”這兩個核心,就算是把四書五經讀透。
森嚴的禮教,閹割掉了年輕人的血性勇氣,害人不淺。
王希堯提倡禮儀,不過卻反對森嚴的禮教。
哪怕許士林是文曲星轉世,但還是受到了許仙的很大影響。王希堯擔心,要是再不糾正許士林,將來哪怕他讀書再好,做了科舉狀元,但是也成就有限。說不定還會成為一個食古不化的老頑固。
誰最維護森嚴的禮教?
就是那些不知變通,冥頑不靈的老儒們。
他們是讀書人中的既得利益者,當然要捍衛森嚴的禮教。
他們完全忘記,讀書是為了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些老儒們,就像是明末時期的東林黨人,早就不是真正的讀書人。
王希堯既然是許士林的老師,當然不希望他變成腐儒的樣子。
許士林每天早上起來,都要給許仙和白素貞請安;下學回家,也要請安;晚上睡覺前,一樣要請安。
一日三“請”,做表面功夫而已。
許仙說道:“隨意一些?王希堯真的這麼說?”
許士林點頭說道:“是啊。”
許仙冷哼道:“王希堯胡說八道。士林,你以後考科舉,要入朝為官。不重視禮儀,你如何在仕途中立足?”
許士林低著腦袋:“是,爹。孩兒知道了。”
……
王安下巴滴著汗水,手中的劍倒是握得很穩。
王希堯說道:“停下吧。你的心開始亂了。”
心一亂,呼吸就會亂,就不能掌控身體的力量。這個時候再強行練劍,就會事倍功半,適得其反。
王安收了劍,擦拭了臉上的汗珠,長長出了一口氣:“小叔,養心劍實在是太難練。”
養心劍的劍招,其實是非常簡單。
一共只有五劍。
第六劍,王希堯還沒有完善。
養心劍,看似簡單,卻是返璞歸真,是大道至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