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清揚覺得,王希堯就是一個天生的劍客。獨孤九劍那麼複雜的劍術,只示範兩次,王希堯就可以學會。

不到三年的時間。

王希堯就領悟了人劍合一。

獨孤九劍的招式,王希堯早已經是爛熟於心。

風清揚不知道的是,王希堯是在刻意壓制自己的表現了。

怕嚇著風清揚。

越來越有緊迫感。王希堯不知道,兩個世界的時間流速是不是一樣。本尊和裴三約定的比武時間,越來越近。

王希堯必須儘快把“劍魔”的劍理研究透徹,把資訊傳遞回去。

那樣說不定還有點贏裴三的希望。

獨孤九劍,這個“九”不是個數,而是代表的極數。

道家講究極數,表示道無止境的意思。

佛家追求的則是圓滿。

兩者的理念不一樣。

獨孤九劍,光聽名字,就知道是道家的劍術。

鋒利剛猛之劍。

軟劍。

重劍,大巧不工。

木劍,不滯於物。

草木竹石均可為劍。

這些劍術理念,其實都蘊含在獨孤九劍的劍譜當中。

嚴格來說,人劍合一,只是獨孤九劍的第一個階段。

王希堯在懸崖邊上專心練劍,不斷地思考著。

“軟劍,是柔到了極致的表現,可是,又鋒利到了極致。剛中帶柔。”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是舉重若輕,不再追求劍招精妙,求的是力。已經上升到‘劍勢’的層次。”

“木劍不是劍,而是一種更高境界!”

一柄長劍在王希堯的手中,就像是有著生命,充滿了靈性,各種精妙的劍招,拈手即來。

就算鬆開劍柄,讓長劍懸空,好像都是在王希堯的控制之內。

劍術技巧上,王希堯都已經玩兒出了“飛劍”。

傳聞中的馭劍術,怕是不過如此。

風清揚站在一旁,看著王希堯練劍,有些心疼。弟子太過於專心刻苦,一樣會令人擔憂。

王希堯轉世過來,思維能量太弱,從小就體弱多病,藥石無醫。

要不是練習導引術和五禽戲,王希堯說不定都活不到現在。

“好了希堯。停下休息吧。”

風清揚見王希堯的汗水把衣褲都打溼,像是從水裡撈起來的一樣,立刻出言提醒。

王希堯退出了專注的狀態,長劍入鞘,笑著說道:“師父,你回來了啊。”

風清揚點頭說道:“老夫去了一趟武當山。幫你求來了一本《太極拳》。武當派的拳術,養生功效而言,勝過華山派不止一籌。可惜的是,只有拳法招式,沒有內功執行之法。”

武當的太極拳,招式簡單,早已經流傳開來。拳法招式並不重要,真正的精髓,是內功心法和拳術理念。

哪怕是風清揚親自去武當,都不可能拿到武當派的太極內功心法。

王希堯說道:“多謝師父。”

風清揚說道:“以後,你少練劍,多練練太極拳,先把身體調養好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