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7 陽謀(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自然不知道,大明在中興起來的道路上,早已經歷過多次敵人的聯盟了。東部有建虜和倭國的聯盟,西部有和碩特汗國、葉爾羌汗國等等的聯盟,最終的結果,這些聯盟都是灰飛煙滅,降得降,滅得滅!
不過話說回來,以大明的綜合國力來說,周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獨自抗衡,特別是點了科技樹的情況下,就更是如此!
大明在這個時候,就整個地球而言,也都是經濟實力第一,軍事實力第一,人口數量第一,等等等等,是全方位碾壓他國的。大明的敵人,只有聯盟一條出路,或許可以和大明來掰掰手腕。
只是很可惜,在原本的歷史上,大明被滿清取代之後,就逐漸丟失了全球第一的實力,並且最終淪為被阿貓阿狗都能騎身上喝血的了!
此時,他隆王自以為找到了一條對抗明國的出路,便開始準備了起來。
還真別說,安南那邊以及南亞的這幾個國家,最終都覺得他隆王的主意不錯,面對強大的明國,必須要抱團取暖。
他們自然不知道,就在他們開始商量具體的聯盟細節時,這麼大的事情,根本就瞞不過大明這邊。
就比如說,洞吾這邊,雲南巡撫楊畏知就收到了訊息。
大明軍隊大量囤積在雲南邊界,可不只是吃乾飯的。暗中不知道派了多少密探深入洞吾,瞭解洞吾的軍情戰備,刺探東籲王朝的各種事情。
他隆王和其他幾個國家聯盟的事情,就算做得再秘密,時間久了,自然也逃不過大明密探的查探。相關的訊息,也因此就擺上了楊畏知的案頭。
楊畏知收到訊息之後,考慮一番便召開了軍政會議。
雲南這邊的軍隊,軍事指揮方面,統帥是沐天波,副帥是馬祥麟。
之所以如此安排,倒不是說沐天波的帶兵能力比馬祥麟要強,恰恰相反,馬祥麟是南征北戰之下,早已歷練出來的帶兵將領。而沐天波其實並沒有多少領兵打仗的經歷。
他之所以能成為主帥,主要是沐家在雲南和洞吾的影響力。當然,還有一個,就是沐家的財力以及爵位。
此時,楊畏知召集他們,把結盟的訊息一說,頓時就引得沐天波等人,連連表態,說乾脆出兵得了。
實際上,在這邊界囤兵兩年,他們早就想打進洞吾了,只是中丞大人不準而已。
在他們看來,大明軍隊的實力,早已超過洞吾的軍隊,打他們肯定沒有問題的。
說實話,他們其實是有點想不明白的,為什麼朝廷要讓他們這麼耗著。說朝廷要先顧著北方戰事,這話是沒錯,但是他們已經有把握打敗洞吾的,為什麼就不給他們打呢?
這一次,洞吾人自己作死,這下終於可以打了吧?
然而,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楊畏知卻還是不鬆口,只是對他們說道:“眼下還沒到打洞吾的良機,你等且先準備,等到他們聯盟的訊息傳開之後,我們再趁機進軍,橫掃南邊幾個國家,如此方一勞永逸!”
戰爭從來就是政治的延續,要服務於政治。洞吾是好打,可其他幾個國家,朝廷要佔領並且改封大明藩王過去,還缺少大義的名分。
之前的時候,他們被安南叛軍打,朝廷不出兵,可以說這藩屬國不仁義在先,且大明忙於北方和西邊的戰事,脫不開身,也算是有個理由。
如今,他們被安南等國的逼迫下,選擇和安南叛軍聯合,那就不好意思,朝廷可以出兵打你了!
這算是陽謀,因為這麼下去,這幾個國家最終只能走上這樣的路。
這種事情,文官當然不會宣傳,也沒有必要告訴武將。
此時的楊畏知,就只是詢問沐天波等人,有關洞吾的地形,大軍的後勤糧草運輸情況,洞吾內部部族的聯絡等等細節問題,又再次過了一邊,確保戰事要麼不發起,一旦發起戰事,就不能有環節出錯,要一舉橫掃南邊。
囤兵這麼久,可不只是囤兵而已!
也是如此做了,才能回應朝廷的戰略方針,兩年之內,也就是崇禎二十二年和崇禎二十三年中掃清大明周邊之敵。
他隆王這邊,壓根不知道他的結盟進度推進的越快,亡國的時間也就越近。還在那樂呵呵地,覺得能改變困境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