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一份極其卑微的國書便炮製出爐了。由阿部忠秋以低姿態送到了明軍這邊。當然了,隨身帶的禮物,也是非常地貴重。只是這麼一看,誠意還是十足的。

曾英接到這份國書,還真沒辦法,因為他沒法做主,就算是監軍的鄭森也同樣沒法做主,只能派船送這倭人使者前往京師,由皇帝定奪該如何處置!

……………………

時間很快便來到了崇禎二十二年春季,有一件事情,擺上了崇禎皇帝的案頭,不好再拖了。

崇禎二十二年,是公元一六四九年,崇禎皇帝此時是三十八歲。

他的大兒子朱慈烺,剛好二十歲,早已經是太子了。

他的二兒子夭折,就不說了,三兒子朱慈炯,於崇禎十四年冊封為定王,崇禎十六年就行了冠禮,此時已經十八歲。

他的四兒子朱慈炤,在崇禎十五年封為永王,此時已經十七歲,也已經行過冠禮了。

按照慣例,定王和永王必須得分封了。要說之前戰亂,後來忙著中興,可到這崇禎二十二年的時候,大明的周邊,基本上都是被大明徵服了,已經沒有拖下去的理由了。

崇禎皇帝看過劉偉超給他提供的一個影片,是原本歷史上,崇禎十七年京師城破的時候,他最後送別三個兒子,讓他們躲出去的影片。

對那個影片,他其實非常感慨,對於國破家亡的感受也極其深刻。對於這三個孩子,最終也難逃一死,他也是很內疚的。

為此,就讓他們在身邊多待了幾年。不過這時候,也確實不好再拖了。

這一日,崇禎皇帝把周皇后、田貴妃以及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都召了過去,開了個家庭會議。

就只是與會人員的身份,大概就能知道這個會是幹什麼的。不管是朱慈炯還是朱慈炤,都有點緊張了起來。

果然,就聽崇禎皇帝看著他們倆,開門見山地說道:“你們的年齡已經過了,該就藩了!本來大明的藩王有兩種選擇,要麼留在國內,但是爵位遞減;要麼分封海外,世襲藩王之位。你們兩人是朕的兒子,朕就替你們做主了,不要留在國內!”

永王是田貴妃的兒子,聽到這話,她便不由得立刻看向永王,眼睛中滿滿地都是不捨。

相對她來說,朱慈炯和朱慈炤卻是看都沒看他們的孃親,只是回視他們都父皇,一臉地興奮。

很顯然,他們兩人是期待分封海外當藩王去的。

崇禎皇帝看著他們兩人,繼續說道:“這個天下,什麼地方好,什麼地方不好,朕都是知道的。因此,朕給你們幾個選擇,你們自己挑選吧!”

說話間,他最為信任,也是在場唯一的外人王承恩,拿出一份世界地圖,掛在屏風上,推到了皇帝和皇子的面前,然後垂手立於屏風後面當隱形人。

崇禎皇帝站了起來,來到地圖面前,然後指著澳大利亞說道:“這裡的土地面積是足夠大的,但是蛇蟲鼠蟻等也非常多,礦產資源,當然也是很豐富的。看你們兩人是不是喜歡?”

說到這裡,他又大手一揮,滑過了太平洋,指向了北美洲繼續說道:“這裡的土地也足夠大,和剛才那個差不多,但是氣候什麼的,和大明差不多。你們也可以考慮!”

“還有這裡!”崇禎皇帝又指了南亞莫臥兒帝國的領土,然後說道:“這裡是天竺,物資豐富,人口相對剛才那兩個地方來說,要多,並且也不再那麼原始,不用飲毛茹血!不過朝廷還沒有打下那裡,但是也將是這兩年的事情!”

說完這些之後,他才又看向兩個兒子道:“你們自己看看,想要哪裡?”

邊上的朱慈烺不等兩個弟弟開口,他忽然先開口說道:“父皇,這是不是太大了?”

說出口之後,看到崇禎皇帝和周皇后以及田貴妃都看向他,臉色似乎有點不大好的樣子,他便連忙解釋道:“之前分封的周王,唐王等到藩國領土就那麼大,兩位皇弟的領土大他們那麼多倍,兒臣是怕那些藩王不服!”

崇禎皇帝聽了,當即冷笑一聲道:“他們的藩國乃是熟土,都是現成的,而這些地方都還是生地,能一樣麼?”

說到這裡,他更是提高了聲音道:“朕給他們的藩國好壞,他們都得受著,因為朕才是大明皇帝!”

邊上的田貴妃原本覺得兒子要封那麼遠的地方去,心中很是捨不得。但是此時一聽皇帝和太子的對話,她便立刻改主意了,眼睛在崇禎皇帝選定的幾塊領土上瞄來瞄去,似乎是看看哪個更好!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