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4 綜合國力(第2/2頁)
章節報錯
然而,他們又錯了。
雖然大明戰船確實是減速停了下來,但是,其中有二十艘戰艦,卻是一字排開,繼續往港口這邊壓迫過去。
看到這一幕,紅河口的岸防炮臺,終於開始了反擊。
“轟轟轟……”
鐵彈激射,落到大海上,激起一朵朵浪花。
不得不說,因為紅河能直達黎朝的都城,又是安南最為繁華的紅河流域,因此,這紅河口的炮臺,鄭氏還是花了大力氣建設的。要不然,就是明軍不來,安南自家南北爭鬥的時候,南方的阮氏都有可能派戰船突襲。
不過遠距離之下,要想轟中移動中的船隻,絕對不是容易的事情。
大明的這二十艘戰船,從炮臺的轟擊中已經知道了敵人的最遠射程,船隻調整位置,就停到了炮臺火炮的最遠射程之外,然後開始只有炮轟敵人的炮臺和港口裡面擠著的戰船。
“轟轟轟……”
這時候,兩方的炮兵水平也體現出來了。
大明海軍的炮兵將士們,藉助各類工具,經過彈道學等格物學的認知,呼嘯地鐵彈,不是落在港口船隊群裡,就是砸中炮臺上。
落在港口船隊群裡時,木屑和木塊亂飛,伴隨著一些船員紛紛逃離自己所在的戰船,就想著逃到明軍火炮射程之外去。
而落在炮臺上的鐵彈,激射彈跳之下,對炮臺造成各種破壞,自然也帶走一條條人命!
雖然明軍的火炮轟擊造成的傷亡其實並不多,但是這種光捱打不能還手的狀況,讓安南叛軍計程車氣一下子降到了非常之低。不等那些首領發號施令,全部都想著逃離明軍的炮轟範圍。
炮臺上看不大清楚,但是在港口的那些戰船上,到處出現了叛軍士兵爭相逃往岸上的情況。還有的戰船則紛紛逃離港口,往紅河上游逃去。
就連在岸上圍觀的那些安南人,也感覺到了不安全,開始逃離岸邊。
一時之間在紅河口的這塊區域,到處都是慌亂的安南人。
大明旗艦上的統帥楊展,見此機會,感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便立刻發出指令,命令事先安排的戰船向岸上發起了進攻。
當然了,射程最遠的那20艘戰艦依舊在炮轟,掩護其他戰船登陸。
雖然,有的安南叛軍看到大明的戰船往岸邊開過去,試圖反擊,可是大部分安南人卻都在慌亂的逃命,壓根就沒顧得上那些進攻中的大明戰船。
在安南叛軍稀稀疏疏的炮轟聲中,一艘艘的大明戰船,離岸邊越來越近。
到了戰船上紅衣大炮的射程之內時,明軍將士們自然不會客氣,開炮轟擊。
“轟轟轟……”
大明海軍戰艦的主力逼近岸邊,並且伴隨著隆隆的火炮聲,使得那些安南叛軍,更是驚慌逃命。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少部分安南叛軍的反擊根本就無濟於事,猶如螳臂擋車,根本不堪一擊。
這不有七八艘安南叛軍的戰船迎向大明的戰船,試圖靠近之後跳船作戰,只要和明軍糾纏在一起,那麼其他的那些明軍火炮就不可能再轟擊。
然而還沒等它們靠近。就有四五艘叛軍的戰船,被明軍戰船上的火炮轟得支離破碎,船上的安南叛軍基本上就沒有什麼能站在甲板上的了。剩下的幾艘,被大明戰船上的火炮嚇到了,趕緊又掉頭逃跑。
在東亞這邊,也就是西夷的風帆戰艦要比大明海軍戰船上的火炮數量要多,至於其他,根本就不可能和大明戰船上的火炮數量比。
另外,火炮的質量也同樣如此,大部分東亞戰船上的火炮都是中小型的火炮,紅夷大炮的數量就很少。
而大明海軍的底子是鄭芝龍的船隊,他可是一個有錢人,能給他的戰船配備紅夷大炮。隨後朝廷改水師為海軍,開始擴軍。這個時候的大明,因為崇禎皇帝點了的科技樹,火炮成本大幅降低,又有劉偉超這個參謀,講究的是鉅艦大炮,因此這紅夷大炮基本上就成了大明海軍戰船的標配。
至於安南,一直處於戰亂中,小小一個地方,能有多少錢?
再說了,安南這塊小地方正在鬧南北之爭,常年打仗大部分都是注重陸軍,也怎麼可能給他們都水師配備好的火炮。
就這麼多,在綜合國力的印象下,這戰船火器的代差就很明顯的,也一下就在戰船上提現出來了。
至少三十艘大明戰船已經逼近了海岸線,準備開始登陸作戰。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