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就算留了俘虜,其實也不會遲緩騎軍多久,畢竟後續步軍會及時跟進。要知道,這可是免費的勞力,不要俘虜豈不是可惜了!

不過曾英是剛從國內過來的,聯絡國內的訊息,他多少知道一點為什麼李中丞會下這樣的命令。

因為他在國內時已經聽到,朝廷準備遷一部分百姓到波斯這邊,甚至有風聲說,包媳婦!另外,只要是有大明血脈的,在滿足一定的條件下就能獲准認祖歸宗,回本土生活。

外面的人可能不知道,如今朝廷已經在搞什麼身份證明,以後大明本土、大明藩屬國以及大明海外領地,都會有區別。

待遇最好的,當然是本土的了。其次是海外行省,也能享受大部分大明福利。至於藩屬國,那是藩屬國的事情,和宗主國沒關係了。

從這些訊息匯總之後看,曾英便知道,波斯男人肯定不能留太多,要不然,怎麼包媳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和崇禎成了合夥人】 【】

朝廷對波斯這邊的重視,要比達卡等其他直屬海外領地更重視。至於為什麼這樣,曾英就想不明白了。

他不知道,李巖作為中東地區大明最高階的官員,自然是知道的。

哪怕他想不明白,為什麼中東這些鳥不拉屎的地方,那底下埋藏的東西,有那麼好麼?

但是,這不妨礙他為大明能長治久安佔領這裡,經營這裡成為大明的一部分而努力謀劃。

很快,他收到了手下來稟告說,消滅的波斯海軍聯盟中,還有對面阿曼帝國的海軍。

於是,一個現成的藉口便有了。李巖立刻派出了一支艦隊,登陸阿曼帝國展開滅國戰爭。

他這次所帶來的兵力,可不只是為了滅一個波斯帝國而已,而是要把整個中東都征服,成為大明第一大行省。

至於隨他而來的紅娘子,則是在做準備,解放波斯婦女,讓他們融入大明文化中。

李巖的臨時巡撫衙門,就設在阿巴斯港。軍事上的事情,他並不操心,各路將領自然會完成他們的任務,他主要是忙於後勤物資的協調,還有計劃在波斯重建大明各級衙門的事情。

從國內派過來的地方官員,老師等等,都要他這個最高軍政長官簽署命令。

幾天之後,海軍這邊最先有了回報。說荷蘭等西夷逃入波斯灣之後,大部分都棄船上岸逃命,沒追上。

還有一部分試圖逆流而上,逃入內陸,被大明蒸汽戰船追上滅了他們,沒有俘虜。

對此,李巖並不以為意,開始籌備軍力,就從波斯灣那邊逆流而上,多點開花,用最快速度橫掃整個中東。

不得不說,事情有點多,忙得他團團轉。

但是,要說有多少壓力,卻也是沒有的。

…………………………

和李巖相反的是, 波斯帝國皇帝阿巴斯二世,領著大軍前往東方和明軍決戰。

雖然兵力比明軍多,也已經有了能和明國火器差不多的線膛燧發槍,但是,他還是有很大的壓力。

他最親信的宰相,按照原本的歷史,也就在這一兩年內病逝。此時,身體已經不行了。

一般來說,最好的安排,就是阿巴斯二世御駕親征,那他的宰相留守都城,也剛好能養病。

但是,和大明帝國的戰事,是決定波斯帝國命運的。他的宰相擔心他年輕沉不住氣,便硬是跟著來了。

這不,他看到阿巴斯二世心事重重的樣子,便鼓勵他說道:“陛下放心,這是在我們波斯打仗,我們熟悉地形,只要有耐心,選擇好的時機,要想殲滅入侵的明軍並不難!”

說著,他又巴拉巴拉了一堆理由,說得阿巴斯二世終於有了幾分信心,這讓他的宰相也鬆了口氣。

要不然,連皇帝都是心事重重的,這軍心士氣太低落,仗還沒打,就可能會先敗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和崇禎成了合夥人】 【】

大軍到達之後,阿巴斯二世採取了避而不戰的策略,他告訴他的手下臣子:“明軍的火器厲害,等到下雨天再進攻,明軍的火器就發揮不出多少威力,我們人數是他們的幾倍,勝利就屬於波斯!”

&nb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