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波斯帝國那邊的小動作,便開始被李巖所關注了。

他向波斯帝國派出了使者,提出了大明帝國的要求。

第一,交出大明帝國的敵人,也就是從莫臥兒帝國這邊逃過去的荷蘭人以及達拉舒科所部。

第二,在邊界的大明也不收有遇襲,經查是波斯人所為,要求阿巴斯二世交出兇手,並賠償白銀一百萬兩。

這兩個要求,阿巴斯二世怎麼可能答應。於是,李巖以此為藉口,開始調集大明遠征軍集結于波斯邊境,擺出隨時便要攻打波斯的架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和崇禎成了合夥人】 【】

之所以只是擺出這個進攻架勢,並沒有馬上進攻,不是說沒實力進攻,而是基於朝廷的戰略要求。

按照朝廷的戰略,波斯帝國是一定要打下來的,並且會作為大明的直轄地,而非分封藩王之用。

至於朝廷為什麼挑中波斯帝國這片土地,李巖是不清楚的。

基於這個目的,作戰要求就和莫臥兒帝國這邊不同了。

此時的波斯帝國,在阿巴斯二世的統治下,百姓的日子不算難過。

如果按照原本的歷史發展,阿巴斯二世在他信任的宰相,也就在這一兩年內死掉之後,才開始殘暴起來,讓百姓難過,波斯帝國開始走下坡路。

但是在這個位面上,這個時間點上,這些事情都還沒有發生。

如果大明軍隊直接打過去的話,要想打下波斯不難,可穩固波斯的統治,卻會費力不少了。

因此,按照朝廷的戰略,囤兵於邊界,逼迫波斯帝國不得不整軍備戰,類似於開始軍備競賽。

這麼一來,波斯帝國的重心就是打仗。徵兵、徵糧就是必須的了。

一開始的時候,波斯百姓可能會配合,但是明軍沒攻過去的情況下,時間久了,絕對會有怨言。

可因為大明軍隊的強大,阿巴斯二世就不可能鬆懈,必須囤積重兵備戰。

這是消耗波斯帝國實力的陽謀,阿巴斯二世是不得不這麼做的。

另外,在這個期間,李巖這邊也會派大量的莫臥兒人潛入波斯境內,散佈訊息,刺探軍情,為以後進攻波斯帝國做準備。

總之,這個時期內,至少在表面上,大明軍隊好像是要對波斯帝國隨時展開打擊,實際上還是在休養生息中。

但是,基於莫臥兒帝國就是被明軍突襲而滅,波斯帝國這邊根本不敢大意,一直緊繃著打仗的那根弦。

沒辦法,誰讓大明軍隊太強大,不全力應付,到時候就是吃敗仗的苦果。

當然了,波斯帝國這邊,也不是沒有好處。

大明夜不收的遇襲,確實是波斯人乾的。他們搶到了火槍之後,發現了膛線的奧秘,這讓他們欣喜若狂,隨即在荷蘭等歐洲人的參與下開始了針對性的研究。

但是,有一點遺憾的是,波斯人當時只搶了火槍,因為他們認為,秘密就是在於火槍上。

實際上,神威步槍的威力之所以大,除了膛線之外,還在於與之匹配的子彈。

這讓歐洲人的研究,耽擱了不少時間,才算弄明白了神威步槍的奧秘。

隨後,荷蘭人、英國人還有丹麥人一邊把秘密送往本國,一邊開始打造這種火槍。當然了,人力和財力都是阿巴斯二世來出。然而,想要量產神威步槍,卻絕對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就算有歐洲人參與,一樣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去試驗。

他們不知道的是,正在這個時候,一艘艘的大明船隻,沿著恆河到達了阿格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和崇禎成了合夥人】 【】

港口這邊,大明遠征軍的將士戒嚴,清空了所有人,巡撫李巖親自迎接,由此可見他的重視。

&nb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