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遠征軍和大明青藏奇襲軍,在安拉阿巴德勝利會師!

巴加爾普爾這邊的明軍,當然知道趁勝追擊,打蛇打死的道理,因此,在稍微理順了俘虜之後便立刻派了楊展所部水軍,以及賀一龍所部,沿著恆河開始追擊。

只是沒想到,青藏軍這邊,竟然比他們還早到,圍住了奧朗則布的殘部。

這麼一來,恆河上,全是大明戰船,徹底封死了安拉阿巴德!

這個時候,奧朗則布就算是想拋下軍隊逃走,也已經沒有機會了。

莫臥兒帝國境內,除去達卡的楊畏知之外,就屬於李巖官職最大,並且是巡撫,因此,楊展和賀一龍全都到李巖麾下報到,整合成一軍。

明軍兵力不佔優的情況下,都能打得莫臥兒帝國軍隊落花流水,更不用說,如今的明軍連兵力都比莫臥兒帝國軍隊多了,而城內守軍計程車氣,又極其低落。

沒有任何意外,兩天之後,當明軍發起正式攻城,安拉阿巴德城頭被明軍的沒良心炮一陣轟擊之後,守軍沒在奧朗則布的同意下就自己投降了。甚至為了立功,奧朗則布本人也被莫臥兒人活捉,送到了明軍陣前。

就這麼的,莫臥兒帝國境內最大的戰事結束,基本上,莫臥兒帝國可以宣告亡國了。

《金剛不壞大寨主》

為什麼是基本上?這是因為莫臥兒帝國還有兩個皇帝,也就是達拉舒科以及沙舒賈。雖然他們的實力很弱,但是也是莫臥兒帝國皇帝,必須要剿滅了才行。

另外,莫臥兒帝國地方上,還有很多是明軍沒有打下來的,也需要時間去征服。

莫臥兒帝國算是大明第一個征服的真正大國,殲滅了其主力,佔領了其都城,甚至是佔領了其最為繁華的地區,也還是要有時間,才能真正征服整個國家,而這,還是需要時間的。

但是,有一點也是需要肯定的,這只是需要時間,僅此而已!

南方那邊,鄭芝豹所領海軍到達果阿的時候,先前逃走的科倫坡荷蘭人已經先一步到達果阿,不過他們並沒有選擇堅守,而是連同這裡的同夥,趁著明軍趕到之前就逃之夭夭!

大明海軍的規模,依舊不是他們能抵擋的。背靠莫臥兒帝國是沒錯,但是,莫臥兒帝國北方也在打仗,甚至還抽調了兩千多荷蘭人隨軍出征,果阿的實力並不強。

更為關鍵的是,荷蘭的依仗是船堅炮利,如果被明軍堵在港口,一把火燒掉了他們的戰艦,那就什麼都沒有了。

因此,荷蘭人最終選擇了逃跑。

他們的打算是:等到明國人佔領了果阿,受到陸地方向莫臥兒人的進攻,如果抵擋不住,那他們還能殺回來;可要是明國人把莫臥兒人打敗了,他們就等著北方戰事有了結果,他們的總督揆一必然會要求莫臥兒帝國皇帝領大軍前來,最終,他們還是能回到果阿的。

如意算盤打得妙,最終卻是打不響,鄭芝豹所部海軍佔領果阿之後,附近的莫臥兒帝國軍隊確實試圖從陸地上進攻過,但是,毫無疑問,被明軍打得屁滾尿流,好多人還成了明軍的俘虜,成為擴建果阿的免費勞力。

就這麼的,大明軍隊在莫臥兒帝國的北方、東方以及南方都有了據點,並以此為根據,開始向外征服,攜大勝奧朗則布的威勢,明軍所到之處,莫臥兒人紛紛投降。

………………………………

有關在莫臥兒帝國戰事的訊息,很快就快馬報到達卡,然後再快馬送到阿瓦城,這邊已經拉了電話,便直接通到了京師,要遠比沒有電話的時代迅捷萬倍。

京師這邊,知道了大捷的訊息之後,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歡慶。甚至可以說,遠沒有當初光復遼東時候來得喜悅!

這和距離有關,也和京師上下關係不大有關,還和大明連戰連勝,對捷報已經開始習慣有關。

哪怕莫臥兒帝國是個大國,也是一樣。

崇禎皇帝也是如此,高興肯定是高興的,但是也沒有專門慶祝,只是下旨,繼續挑選藩王,準備分封到莫臥兒帝國那邊去,按照規劃,是至少三個藩王,這些事情,已經做過多次,已經有專門的衙門,按部就班進行藩王就藩事宜就可以了。

至於崇禎皇帝自己,他的心思,根本不在這個藩王分封上面,而是他女兒坤興公主剛剛研發出來的結果上。

對他來說,最關心的還是內政。而坤興公主的這個研究結果,是非常有利於內政的。當然,這也是他專門從劉偉超那邊要過來的研究步驟,讓坤興公主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