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國已經吞併了一個又一個國家,如今都打到莫臥兒帝國的家門口了,朝廷卻還不重視,不立刻調兵遣將,難道要等東部全部淪陷麼?

另外,阿格拉這邊,也開始傳頌三皇子奧朗則布的偉大事蹟,驅逐葡萄牙人,征服南方數國,莫臥兒帝國有三皇子在,就是擎天柱!

另一方面,奧朗則布立刻班師回京,一路上,那是大張旗鼓地宣傳勝利。各種戰利品,都是擺在顯眼的地方,讓一路上所有人都知道,他這個三皇子英明神武,功高蓋世!

不過奧朗則布本人這裡,連續給沙賈汗上奏章,表達了聽話的意思。沙賈汗說什麼,那就是什麼,掩蓋他的殺意。

在他的這個造勢之下,沙賈汗和大皇子達拉舒科承受了極大的壓力。

東部的丟城失地,該承擔責任的人,該處罰的人,卻是不處罰;明軍都佔領了莫臥兒帝國的領土,朝堂上卻不重視,任由明軍佔領而不反攻!

南部的連戰連捷,攻滅一國又一國,朝廷卻要打壓為國建功的三皇子。朝廷要是賞罰不明,以後讓軍中將士何以為國征戰?

沙賈汗,世界的統治者,名譽受到了很大的損害,最終,讓沙賈汗不得不調整之前的對策:他傳旨給達拉舒科,讓他還是領兵東進,搞定東邊的戰事,就算不能消滅達卡的明軍,也要驅逐了才行。

大皇子是要繼承皇位的人,他的聲望,絕對不能被三皇子比下去,需要這個功勳來證明自己!

莫臥兒帝國的國內局勢,一下複雜了起來。

…………………………

達卡這邊,出乎意料地,莫臥兒帝國的軍隊,竟然沒有來反攻,讓明軍建設達卡和吉大港這一片區域的程序得以加快。

等到這個時候,堵胤錫已經趕到雲南,擔任南亞總督,總領雲貴川並洞吾和莫臥兒帝國境內軍政大事。

而云南巡撫兼管洞吾的楊畏知已經到達達卡,帶來了地方治理的文官,結束了之前的軍管,一切進入了正常的軌道。

錦衣衛和東廠的人,也已經大批進入達卡,培訓當地已經成為大明百姓中的一些人,讓他們沿著恆河散入莫臥兒帝國境內,宣傳大明在這裡的政策。

總體上來說,還是國內的一套:就是把當地的當權者、富戶,也就是當地生產資料的所有者都打倒,剝奪他們的生產資料,比如土地,房屋等等。然後從中分一部分給莫臥兒帝國底層的百姓,贏得民心,從而能在這異國他鄉站穩腳跟。

而在莫臥兒帝國的國內,至少一半的土地,是屬於莫臥兒帝國皇帝的。剩下的一半,基本上是軍事貴族和當地豪強。普通百姓,只是和農奴差不多的。

這一套政策,還真別說,非常管用。

達卡和吉大港這邊,不服大明的那些人,在俘虜營裡勞作到死,當然,官方的說法,是勞動改造而已。大部分底層百姓,都是衷心擁護大明,因為他們是大明攻佔這裡之後的受益者。

另外,還有一點也是非常重要。

莫臥兒帝國的百姓,大都迷信。而大明軍隊的到來,瘟神逃去無蹤,就直觀地震撼了他們。隨後,他們又慢慢地瞭解到,大明國內是真得有神蹟,大明開國皇帝都當眾顯靈過。

在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歸心之下,如果莫臥兒帝國軍隊敢來打的話,他們絕對會拿起武器和莫臥兒帝國軍隊戰鬥!

也是如此,很多當地人對於廠衛的招募,非常地積極,因為一旦立功了就有土地房屋可以分配,甚至還可能去大明京師朝聖,這就是他們都動力。

等到崇禎二十四年八月初的時候,已經有大批的當地人,沿著恆河而上,先一步為大明軍隊去造勢了,同時,也傳回了莫臥兒帝國境內的訊息。

也是因為得到了當地土著的擁護,莫臥兒帝國那邊,沙舒賈和孟加拉總督派入的奸細,就算繞過了大明夜不收在外圍的巡查,也會被當地土著發現,然後扭送到大明官府這邊,換取獎勵。

可以說,古代這時候,對於民心之用,以這個時候的大明為最。

大部分古代人,都是瞧不起底層百姓,視之如豬狗,更不用說莫臥兒帝國已經有種姓傳統,更是不會在意底層百姓的感受,要不然,沙賈汗也不會窮兵黷武之際,還會大興土木。

要是莫臥兒帝國在丟失達卡之後便馬上反攻,那大明遠征軍這邊,還沒時間做這麼多的事情。可因為他們國內的政治形態,最終讓大明遠征軍完成了這些事情。

雨季一過,便是大明遠征軍進攻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