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房子,神威火炮甲型,機槍,移動,這幾個關鍵詞一結合起來,頓時,所有聽到的人全都傻眼了!

這就是坦克?

這還怎麼打?

鐵做的,打不穿,還能移動,比重甲騎兵還要重甲騎兵了吧?

還要裝上威力巨大的火炮和機槍…………

把這些東西結合起來的怪物,或者說,這樣的一個思路,不管是孫傳庭還是堵胤錫,做夢都沒想過的。腦海中想著這個,真得是傻掉了!

好半天之後,孫傳庭和堵胤錫才回過神來,雙雙追問崇禎皇帝道:“陛下,這個坦克真能做出來?”

真要能做出來的話,那就真得是無敵了,至少騎兵就只有捱打的份!

事實上,真正讓騎兵退出戰場的,並不是機槍,而是坦克!消失在戰場上的,則是機械化部隊。

在孫傳庭問完之後,他又急忙補充一句,追問道:“什麼時候能打造出來?”

崇禎皇帝聽了,倒是有點遺憾道:“短期內還不可能,畢竟連機槍都還沒造出來。”

聽到這話,孫傳庭和堵胤錫都不由得有點失望。

看他們的樣子,崇禎皇帝便又補充說道:“不過兩位愛卿放心,你們是肯定能有看到坦克的那一天的!”

手工打造的內燃機,前兩年就在河套平原那邊應用於鐵牛製造。石油的煉化,在摸索了一陣子的煤氣內燃機之後,已經著手在做了。

因此,崇禎皇帝剛才對兩個心腹臣子所說得話,並不只是說說而已的。

按照崇禎皇帝的打算,他覺得最好是要在和歐洲國家打仗的時候,拿出這些東西來,便已經足夠了。

要是再晚的話,那就沒有用武之地了。

而要和歐洲國家大規模開戰的話,估計還得要五年以上的時間。畢竟歐洲離大明,實在太遠了。

……………………

崇禎皇帝帶著孫傳庭和堵胤錫逛了一陣兵仗局之後,便領著他們兩人迴轉文華殿,就著世界地圖開始討論起當前的局勢。

“陛下,微臣原本還擔心後勤壓力過大,會導致前線戰事僵持!”孫傳庭第一個開門見山,直接奏道,“但是,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大明的軍隊裝備,會一直碾壓敵人,因此,遠征軍的兵力不需要太多,都能打贏,如此一來,後勤壓力便會大大減輕!”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贊同他的觀點。

如果大明軍隊的戰力,和敵人的戰力差不多,或者只是勝過一點點的話,敵人因為是本土作戰,就有兵力上的優勢,這就會迫使大明軍隊的數量也要達到相應的級別,才能打敗敵人。

比如,莫臥兒帝國的軍隊有五十萬,那大明軍隊在戰力相差不是很大的情況之下,怎麼的都要四十萬吧?

這麼一來的話,四十萬軍隊的糧草輜重,包括吃喝拉撒等等所需的物資運輸壓力,就非常大了。

而如今,大明軍隊的戰力,憑著武器代差,就可以減少前線將士的數量,也照樣能打敗敵人。還是以莫臥兒帝國軍隊威力,他們五十萬,大明軍隊有個二十萬,甚至十萬,就能打敗敵人的話,只是二十萬,或者十萬的後勤壓力,那可不只是減少一倍這麼算的。

堵胤錫也在邊上補充道:“後勤運輸,以火車為最,次之則是船運,最差的是道路運輸。因此,以微臣之見,輪臺可為我大明遠征軍的後勤基地,由火車運輸過去,路上損耗最好。然後鐵路的修建不能停,可繼續往西修建。北路軍的南下,就從輪臺那邊出發!”

頓了頓,他又接著說道:“洞吾這邊,該多一些蒸汽輪船,如此一來,便能利用大金沙江直達洞吾海邊。海軍的糧草輜重,便能得到最方便的補給。”

洞吾如今已經是大明的直轄地,尹洛瓦底江的名字,明顯不符合國人的習慣,就直接把尹洛瓦底江的上游段,大金沙江來稱呼整條江了。

另外,所謂的印度洋,也已經被改名為洞吾洋,怎麼的,都算是宣誓主權的一種方式了。

孫傳庭聽了,點點頭說道:“沒錯,洞吾那邊,從陸路進攻的話,隨著戰線拉長,我們的後勤壓力還是太大。讓海軍運送兵力,就從莫臥兒帝國的海岸線登陸作戰,以海路運輸為主,當是最好的方式!”

長線拉長了,這討論的,都不是具體的戰略,而是著重根據後勤的特點來計劃作戰方桉。不得不說,這是出國遠征的新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