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多艘戰船和配套船隻,浩浩蕩蕩地從周國的小開封灣出發,向西南方向開進,並沿著加里曼丹島海岸線航行。

一如鄭芝豹事先透露的訊息所說,這個加里曼丹島是已經定下,回頭要封一個藩王過來的。

這個時候,這裡是被稱之為婆羅洲,基本上都是土著。

本來被荷蘭人挑唆之後,又有了一些火槍,就不斷地向周國挑釁。

結果,當大明南洋海軍的艦隊浩浩蕩蕩地沿著海岸線進發時,這島上的土著頓時縮回內陸,壓根就不敢冒頭了。

一直以來,大明軍威只到呂宋,這些土著被荷蘭人教訓卻沒有被大明軍隊教訓過,便不知道天高地厚,如今得見龐大的大明艦隊,那是真得嚇到了!

不過大明海軍壓根就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裡,因為他們作戰的目標,是南洋這裡興風作浪,勢力最大的荷蘭人。

第一步,就是拔出荷蘭人的勢力,然後在這南洋,就相當於可以是關門打狗而不會遭遇更多反抗了。

要不然,大明海軍在和土著作戰的過程中,荷蘭人在背後搗鬼,那樣會麻煩很多!

當大明海軍到達加里曼丹島的西南角時,艦隊便一分為二,海軍主力開往獅城,也就是淡馬錫,攻打那裡的荷蘭人以及荷蘭的盟友柔佛王國,從而控制馬六甲海峽。

另外一支海軍,則沿著加里曼丹島的海岸線繼續南下,前往攻打巴達維亞。準備在打下巴達維亞之後,便北上和馬六甲海峽的友軍一起攻打佛齊、蘇門答臘以及亞奇。

這一塊土地,按照朝廷的規劃,是要設立朝廷直轄的海外省,控制海上絲綢之路。

在這幾個國家中,很長一段時間內,實力最為強大的是亞奇蘇丹國。這個實力之所以強大,是因為亞奇蘇丹國被奧斯曼帝國選為了遠東代理人的角色,派了奧斯曼人來訓練他們,並且提供了軍火。

因此,亞奇蘇丹國的雄心,是控制馬六甲海峽,為此和之前控制馬六甲海峽的葡萄牙人發生了多次的戰爭。

只是爛泥扶不上牆,曾經發生的亞齊海戰,更是成了亞奇人的恥辱,海戰歷史上的奇蹟。

葡萄牙一艘卡拉克帆船,對戰亞齊軍號稱大小船隻200艘,其中槳帆戰艦20艘的龐大海上力量,最終卻是葡萄牙人笑到了最後:就1艘大帆船在無風環境下被200多艘敵船包圍三天,依然堅持了下來,因為亞奇人計程車氣崩潰了,被馬上就堅持不下去的損失慘重的葡萄牙人贏得了海戰。

不過亞奇蘇丹國的臭名確實遠揚,讓葡萄牙人的世仇柔佛王國都選擇了幫助葡萄牙人對抗亞奇蘇丹國,而在陸地上,亞奇蘇丹國征服了蘇門答臘島中部的德馬克蘇丹國,實力明顯是高一些的。

就有點像是南洋眾多母雞國中,混著一隻公雞,能欺負下同伴,卻對外來者有心無力。

不過,在大明海軍南征的這個時候,這個亞奇蘇丹國是女蘇丹執政,內部爭權奪利,爆發內戰,實力更不復當年了。

……………………

獅城這邊,這一天,一如以往一樣,交易繁忙,周邊各地的土著,都有過來獅城這裡交易。

他們運送過來各種土特產,主要是荷蘭人最需要的香料等物,然後換取荷蘭人制造的火槍火藥。

荷蘭人在獅城的兵工廠,那是幾次擴大了規模,日夜趕工,可就算這樣,門外還是排著土著隊伍,等待著荷蘭人交貨。

被歐洲人教訓過的南洋土著,最是清楚火器的威力有多大了。

偏偏他們自己是沒有能力打造火器,如果想擁有火器,就只能到南洋唯一西夷荷蘭人這裡來購買。

這個時候,在南洋這邊,擁有多少荷蘭人打造的火器,已經是各土著國家衡量實力的最重要標誌。

有一個笑話,就是在獅城的一座酒吧內,幾個土著國家的貿易代表發生衝突,互相要挾的時候,都是報各自擁有的火器數量,以此來決定誰強誰弱!

大量土著到這獅城,讓獅城變得更外繁榮,大街小巷,人頭湧動。

這人一多,就免不了有事情發生,彼此之間的鬥毆也再所難免。

不過在這獅城,荷蘭人是第一等人,誰也不敢去得罪的!

明人是第二等人,至少荷蘭人不會去得罪明人,不過卻會慫恿土著去找明人的事情,然後荷蘭人出頭當好人。

換句話說,在獅城的鬧事之中,一般都是土著之間的鬥毆,偶爾會涉及明人,但是絕對不可能涉及到荷蘭人。

一如以往一般熱鬧地獅城,突然之間,卻響起了以前從未聽到過的鐘聲。

“鐺鐺鐺……”

教堂裡的那個鍾,彷彿是受了什麼刺激一般,一直在急促地響著,持續了好長時間也不見停下。

這是什麼情況?

一時之間,所有聽到急促鐘聲的人,全都有些傻眼,紛紛轉頭看向那聲音來處,很多人甚至猜測,是不是有酒鬼跑上去,在耍酒瘋?

但是,應該不可能啊!那個地方是有荷蘭軍卒守著的,曾經有土著靠近,都會受到喝斥的!

難不成這酒鬼是荷蘭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