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 教育改革(第2/2頁)
章節報錯
能明顯看出來,這是當今皇帝要把這個擴招讀書人的事情,作為一個永久的事情來做,是有大決心的。要不然,都不會考慮到以後這塊的支出問題。
心中掂量著這些,文華殿內的人最終誰也沒有提出反對。
一般來說,只要利益受損,那誰都不樂意。哪怕那些功名學子的家境一般都是富戶以上,月供六鬥米其實不稀罕。但是,真要去掉,指不定是會計較的。
然而,如今來說,他們怕是翻不了天。在民間,皇帝新政將會惠及更多的百姓,自然會有那些受惠百姓去懟有意見的少數人;
在廟堂之上,誰要是拿這事是祖制來說,那不好意思,當今皇上手握和太祖皇帝聯絡的寶物,肯定是經過了太祖皇帝的首肯才會改動祖制。所以,祖制的藉口也將不復存在。
另外還有一個,當年因為曲阜孔家的事情,崇禎皇帝是狠狠殺了一波讀書人的,上千人之多的有功名的學子鬧貢院,說殺就殺了。如今為了這麼一點事情,誰要是鬧的話,不掂量下後果?
由此,崇禎皇帝把這些新政一條條說出來時,底下這些臣子基本上就沒有反對的,最多是有疑惑,問個清楚而已。
最後,崇禎皇帝又對底下臣子說道:“大明皇家科學院這邊,一直沒有定論。而如今,新一批透過格物學專項科考的人才要出來了,因此,朕宣佈,大明皇家科學院的先生,與國子監國子學同等對待,即分博士、助教、直講三等。”
這個品級就不低了,相當於只是略微小於國子監這邊一等。但是,大明皇家科學院這邊,至少在以前,是不用透過一級級的科舉來科考的,等於是一條終南捷徑。可以預見,這必然會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走格物學這條路。
當然了,以後格物學都和儒學一致,有社學、縣學、州學、府學這些,將來怎麼樣,還是不是終南捷徑,那就不好說了。
他們不知道,崇禎皇帝做這個教育改革,其實是參考了後世劉偉超提供的教育模式來進行改革的,分為幾步走。
如今只是把大明皇家科學院納入了正經的教育系統,略微低國子監一頭。但是,等到從大明皇家科學院內的人才分佈到各行各業,做出讓人矚目的成就之後,他就準備重新改組。
崇禎皇帝認可的大明教育體系,就是社學(小學)免費,縣學、州學(初中)免費,府學(高中)免費,然後是國子監(大學),不過以後還會把管理職能剝離出來,成為類似後世真正的大學;而大明皇家科學院,就要類似後世的中科院,做最頂尖的學問研究。
不過這些不能一步就位,需要給大明百姓一個逐漸接受的過程。
比如,從現有已經公佈的模式下,大明讀書人會越來越多,處於頂端的府學學子,還有國子監學子也會越來越多時,就可以多開辦國子監和府學。以後大明人口會越來越多,讀書人就更多,再根據形勢,就可以變成類似後世的教育體系模式,人才分層培養了。
宣佈完這些革新之後,崇禎皇帝便感慨地說道:“相信諸卿都感受到了,各衙門針對格物學人才的求賢若渴,甚至都發生了衙門之間挖人的情況。與其這樣,不如擴大格物學人才的池子,讓各衙門都有充足的人才可選,為大明之強大,百姓之富足添磚加瓦,不是更好?”
文華殿內的這些人,都是大明各部門最高階的官員,他們當然知道崇禎皇帝說得這些話是指什麼。
不說別的,如今大明最常見的水泥和蒸汽機這兩塊,就一直喊著要人。水泥和蒸汽機的理論,還有針對不同情況的改進,一直是需要人才的。更不用說,其他各方面了。
就比如蒸汽機,哪怕是戰船上用的,都是有各種各樣的蒸汽機,而不可能和蒸汽火車一樣一成不變的。皇帝確實知道,但他只有一個人,不可能每個方面都親自去指導的。
更不用說,皇帝那邊據說還有什麼內燃機,發電機,電動機等等東西,都等著人才去做呢!
和歷史循規蹈矩發展不同,有劉偉超的金手指在,先進的思想和物品都不缺,就缺人才!這種急迫,身為最靠近皇帝身邊的人,那是感受最深的。
就這麼的,這場御前會議勝利結束,各衙門便針對皇帝的要求開始動了起來。
不過也在這時,南方傳來了捷報。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