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話,孫傳庭非常驚訝地問道:“光是造船廠就有一萬多人了?”

方正化一聽,笑了下回答道:“這只是咱家知道的情況,從今年開始,造船廠這邊全面由科技伯接管,咱家就不清楚,不過咱家估計,如今是隻多不少!虧得戰船上所用火炮之類還是咱家這邊的,要不然,都歸造船廠統籌,估計更為龐大!”

孫傳庭聽了,便沉默不語了。

他是文官,讀書多,也曾讀到過,開國那會的時候,造船廠就非常興盛,光是南京造船廠,就佔地一千多畝。那還只是木製戰船,並沒有像崇禎皇帝所描述那樣複雜的戰船。

看來如今的天津造船廠,就算還及不上以前最興盛時候的南京造船廠,但是以後,肯定是會超過的。

果不其然,到了天津火車站之後,他發現,這裡竟然還有一條鐵軌,是單獨去造船廠的,普通百姓不能乘坐。根據同行方正化的解釋,這是用來運送物資的,要不然,光靠人力的話,距離太遠,很不方便。

至於孫傳庭,當然不用說了,可以坐這裡的火車直接到達造船廠。

他發現,造船廠這邊又分內外兩個地方,由軍丁守衛分割開的。

宋應星收到了孫傳庭到達的訊息,出來迎接他,帶著他參觀了整個造船廠,並且還讓駐紮在這邊的海軍給孫傳庭演習了一番。

至此,孫傳庭才算是真正明白了蒸汽明輪戰船是怎麼回事,和以前的戰船區別,還有宋應星目前正在研發的真正鐵甲戰艦又會是什麼樣子!

這些新的戰艦,只是靠口頭說明的話,還真未必能領略到其威力,只有親眼見到,才能真正體會。哪怕孫傳庭對於海戰其實並不瞭解,但是也能感受一二。

他在天津造船廠待了兩天,各方面都瞭解了一番之後才回去京師,然後立刻進宮覲見。

剛一行禮之後,孫傳庭便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微臣以為,之前謀劃極為不妥,萬不能等敵來攻!”

對於他的意見,崇禎皇帝當然是非常重視的,便很有興趣地問道:“卿且說來聽聽!”

就聽孫傳庭非常嚴肅地奏道:“雖然天津駐紮了強大的海軍,但是天津如今又是一個非常繁華的地方不說,光是造船廠,就萬萬不能有事。因此,微臣以為,不能讓倭寇水師從海上繞過山海關進攻,以免出現意外,禍及天津。”

崇禎皇帝有給孫傳庭介紹過,建虜和倭國那邊的打算,是到時候進攻山海關,但是主力卻由水師運人,繞過山海關進攻京畿之地。他們最初的打算,也是準備讓鄭芝龍在這關鍵一戰中反水,捅朝廷一刀。

此時,聽了孫傳庭的話之後,崇禎皇帝便很有興趣地問道:“那卿以為,以後這戰,該如何佈局?”

“率先出擊,各個擊破!”孫傳庭立刻便回奏道,“著令吳三桂所部,把動靜鬧大,吸引倭國繼續往朝鮮儘可能地派兵。隨後,朝廷派出遠征軍攻打倭國本土,吸引朝鮮倭軍回防,在海上擊沉倭軍,如此損失最小。”

“其二,為避免建虜派兵協助倭軍圍剿吳三桂所部,令山海關一線威脅海州,迫使建虜不敢分兵。”

“其三,對於蒙古諸部,不能等他們動靜,可令北疆邊軍主動出擊,能滅一部是一部,能收一族是一族,不為朝廷所用,便也不能為建虜所用,減輕北疆在將來的壓力,甚至透過蒙古草原威脅建虜後方!”

“……”

孫傳庭確實是個帶兵打仗的,此時面對崇禎皇帝,當即侃侃而談,把敵我的戰略佈局,詳細加以解釋,強調朝廷主動的重要作用。

崇禎皇帝聽了,倒也沒有立刻就答應。因為孫傳庭目前所說的,全都是從軍事角度來考慮的,而崇禎皇帝這邊,他是要通盤考慮才行。

這麼大規模的出戰,不說別的,組建征討倭國的遠征軍,這個事情就是個大事。兵源,戰船,糧草,軍餉,軍械等等,都不是小數目。整個戰事打起來的話,就更不是小數目了。

當年漢武帝為了征討匈奴,那可是真得是花光了國庫的錢,還徵收賦稅,以至於漢武帝時期,雖然是西漢達到了非常強大的時期,卻也從此以後開始走下坡路了。

而崇禎皇帝如今是立志要當球長的人,不可能只關注眼下的敵人。大明好不容易恢復了的元氣,不能一戰就沒了。

因此,對於孫傳庭的戰略提議,他只是讓孫傳庭寫了具體的方略奏章,然後找了個時間,給劉偉超發起了影片通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