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5 造勢(第2/3頁)
章節報錯
但是,到了後來之後,南方的彈劾東西廠奏章突然變少,彈劾南京勳貴的奏章一下變多,把東西廠抓捕南京勳貴的真正原因曝光出來之後,才有人開始隱約覺得,之前京師這邊的輿論轉向,似乎有點不正常。
因為南京勳貴的訊息曝光之後,京師輿論本來正在檢討當年的流賊之亂,結果原來南京勳貴竟然還敢去勾結流賊作亂的,這一下好了,矛頭自然就對準了南京勳貴,這是犯了眾怒,可不只是像偷盜蒸汽機圖紙這種好像和大部分人沒有關係的罪了。
一時之間,群情激奮,幾乎人人都對南京勳貴喊打喊殺;
文官這邊,都察院系統,是官場上所謂的清流,必須要站在道德高地上的,也率先對南京勳貴開始了彈劾。
真要按照這些罪行來議罪的話,這絕對能算謀反的罪了。一些激進官員,想著要有所表現的,都已經在朝堂上,跟著民間輿論一起,喊著要把南京勳貴誅九族了!
在東西廠正式奏章送到京師之後,這種輿論便被引爆到了頂點。
正在這時候,西南的馬士英也上了奏章,走正規流程,通政司到內閣這種,訴說當初在南京時候的種種困境,甚至當時張獻忠所部差點就在勳貴內應的配合之下突破防線,重點講述了萬一張獻忠所部逃到江北的話,會引發多大的危機,很可能讓抄題剿賊方略功虧一簣,那樣的話,天下那會這麼快就太平的。
他的這份奏章一公開,頓時,就連原本看熱鬧的文官也坐不住了。
雖然他們理解,那些南京勳貴之所以會這麼做,其實是為了抵制馬士英去整頓南京,只是做法太過嚇人,更為關鍵的是,這事兒還做得不隱秘,竟然曝光了。
那就沒什麼好說了,天下群情激奮,這個時候要是不往勳貴身上踩兩腳的話,那就是政治不正確了。
於是,在順從天下民心之下,京師勳貴全都夾起尾巴做人,甚至躲在自個府裡暗罵那些南京的勳貴,自己要作死就拉倒,別連累別人啊!
有些和南京勳貴沾親帶故的那些,還開始擔心自己的安危了。謀反的話,株連九族,那是真要被牽連的。
紫禁城內,某一次御前會議中,崇禎皇帝針對南京勳貴的事情進行御前商議如何處罰,在這期間,他那掛在胸口的寶物突然發光發聲,讓御前會議中斷了一會。
等崇禎皇帝從後殿賺回來時,便直接乾坤獨斷,宣佈都察院派人快馬南下,協助東廠西廠抓鋪那些和南京勳貴有牽連的人,並把主要案犯押解進京,三堂會審。
崇禎皇帝的這個行為,立刻便被朝堂上下解讀為:這是太祖皇帝在天上震怒,下了旨意給當今皇帝,才會這麼做的。
聯想到太祖皇帝當年的手段,京師這邊就算有若干想為南京勳貴說話的人,都嚇得閉嘴不語了。
萬一被誤會為南京勳貴一黨的話,那很可能是要倒大黴的。
三堂會審,是大明最高階別的審訊方式。但是,這時候的人,基本上都不會覺得那些南京勳貴是冤枉的。
如果不是真得抓到了證據,以這些南京勳貴的身份,誰敢誣陷他們!
許多人都在猜測,南京勳貴之案,到底會怎麼收尾?
有一點可以明確的是,這個案件,絕對是崇禎朝最為重大的事件之一,這是毋庸置疑的!
在等待那些南京勳貴之案主犯押解到京師來的這段時間內,京師上下的輿論,逐漸開始了反思,當然了,這是在崇禎皇帝的授意之下開始的。
“明明都是開國功臣之後,為何他們的後人卻會做出如此有損大明根基的事情呢?”
“是啊,按理來說,朝廷有難,他們該是最積極的那些人才是!”
“真得是,國難之際,享受榮華富貴的他們,不但不思報國,反而還試圖串通反賊,這簡直是該千刀萬剮!”
“他們的祖宗要是地下有知,估計棺材板都要壓不住了吧?”
“沒錯,這些人數典忘祖,簡直和之前那些投靠建虜的明奸一個樣!”
“看來功臣之後,未必就是功臣!朝廷對他們,真得是太過優待了!”
“就是,你們不覺得,他們這種,其實都是廢物了麼?之前戰亂那麼多年,可有半分報國之心?還有半分祖宗之能?”
“這麼一說,好像還真是!我們大明朝自開國以來,功臣之後,除了最開始的那幾代之外,到了後來的世襲爵位,似乎都是碌碌無為之輩?”
“你瘋了,這樣的話也敢說?信不信回頭被他們教訓了?”
“呵呵,如今那些勳貴可都是人人喊打的,他們還敢出來教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