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2 震驚(第2/3頁)
章節報錯
“可不是,一家勳貴都讓人意外了,如今竟然查抄了這麼多家勳貴。那我們大明的勳貴,還能剩下幾家?”
“該不會是上面那位又沒錢了吧?”
“這不可能吧,如今國庫收入,據說是一年有幾千萬,和以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豈會缺錢?”
“遼東不是已經在打仗了麼?以前為了遼東戰事,可是有徵收遼餉的,該不會是皇上不想向我們百姓徵收餉銀,讓這些勳貴出錢了吧?”
“看你說的,要是讓勳貴出錢,需要按罪名抄家麼?”
“不抄家的吧,你覺得這些勳貴會出多少錢?一百兩還是一千兩,塞牙縫都不夠吧?”
“這倒也是,誰肯往外掏錢呢,就算是這些勳貴,前些年也沒見他們給朝廷捐錢的!”
“……”
崇禎皇帝怕是沒聽到這些議論,要不然鐵定會喊冤,這一次,可真不是為了錢而抄家的!
南京的勳貴,大部分是從開國就有的,經過兩百八十來年之後,勢力早已是盤根錯節,門生故舊無數的。
在一開始懵了之後,很快就反應過來了。
他們這些人,處於社會各個階層,和勳貴有關的,一般還都是在軍中的。平日裡,是以勳貴為核心,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
可以說,勳貴就是他們的靠山,是他們的大樹,一般來說,他們是肯定不願意自己的靠山倒的。
因此,這些人便立刻行動了起來,試圖營救他們的靠山。
如果是在亂世,說不定這些人會動武。
但是,如今已經是崇禎二十年的年底,朝廷精銳橫掃天下,蕩平了流賊不說,甚至還出兵剿滅了幾個番邦小國,更囤積重兵在北方,準備滅了肆虐遼東多年的建虜。
在這等強大的軍威之下,沒有人敢豁出去,用謀反的方式去營救他們的靠山。
畢竟他們也都不傻,靠山是要救,可要是讓他們豁出命,豁出全家老小,甚至全族去救,那也沒幾個人會這麼做的。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的做法,其實就是在朝廷規則之下,就算失敗也不會太過影響他們的方式去救人。
不過這種方式也有好處,就是願意這麼做的人多,也就是所謂的人多則勢眾,一時之間,南京城內的輿論,很快就一下燃爆了起來。
這輿論的焦點,就是覺得雖然偷賣蒸汽機圖紙給西夷,確實損害大明的利益,讓西夷平白得到了蒸汽機這麼好用的東西,這是絕對要處罰的。
但是,就算再怎麼處罰,也不至於把南京城內絕大部分勳貴都抄家吧?甚至傳言說,東廠還逼死了魏國公。
就連吃瓜為主的普通百姓,在這種輿論下,也對東西廠這種抓捕抄家勳貴的事情定義為蠻橫不講理,囂張跋扈的那種。
當然了,這其中也少不了那些文官的參與。對他們來說,哪怕如今朝廷威武越來越重,也不妨礙他們習慣對付廠衛的政治正確。
一些南京這邊的清流,更是開始喊叫,要上書彈劾廠衛的囂張。
這其中,也有名聲很不錯的那些文官,比如史可法。
此時的史可法時任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沒什麼實權,但是名聲很不錯,在他的參與之下,南京官場對東西廠真得是一片喊打喊殺聲。
然而,在南京這邊,手握大權的,則是南京鎮守太監和南京守備而已,這些全是崇禎皇帝的親信。
這些人再怎麼喊得兇,最多也只是在輿論場上而已,卻沒人敢去衝擊軍營,也奈何不了東西廠。
隨著時間的過去,彈劾東西廠的奏章,為南京勳貴抱不平的奏章,開始雪片一樣飛向京師;但是,與此同時,隨著軍營那邊審訊的進行,有些訊息開始傳了出來。
那些訊息靈通的,一聽到傳出來的那些訊息之後,便立刻偃旗息鼓,甚至個別前面衝在前面的,突然之間,態度就來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從為那些勳貴抱不平直接轉為:就算是勳貴也要遵紀守法!
這個突然的轉變,讓很多人都一下措手不及。嗅覺明銳的那些人,便立刻開始去打聽訊息,不久之後,大部分訊息就都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