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6 時間過得真快(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今,唯有希望天照大神保佑,遼東那邊的戰事快點結束,這樣也能抽調兵力回援。朝鮮這邊,就只能龜縮到大城堅守待援,別無他法了!
………………
山海關這邊,大軍開始開拔,一隊又一隊的,似乎是無窮盡一樣,早上出發的隊伍,到了傍晚,還有隊伍沒輪到開拔!
如今集結起來的步軍,從陸路出發的,就有十五萬之多;另外還有兩萬五千多的步軍以及兩萬車營,坐著從天津港徵集而來的各式船隻,在山海關這邊的碼頭排隊上船,浩浩蕩蕩地沿著海岸線出發。
同樣的,從早上開始出發,到了晚上,還有隊伍沒能上船的。
另外,在覺華島那邊,還有五千騎軍也已經整裝打發,準備等著上船,和海上這支隊伍一起行動。
光復遼東的統帥,並不是洪承疇所想的孫傳庭,而是薊遼總督堵胤錫。
至於孫傳庭,還是留在京師,作為這次戰事的總指揮。
這次發起的戰事,朝廷官軍這邊,加上草原上的,兵力差不多也快達到五十萬了。
這個規模的兵力,可以說在大明的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就連當初的土木堡之戰,皇帝御駕親征,也只是二十萬人馬而已。就這,還把後勤給搞砸了,以至於全軍覆沒,皇帝也被俘虜。
至於最近的一次大規模用兵,還要屬於洪承疇還是薊遼總督時候的松錦之戰,一共十二萬人馬,也是遠低於這次的兵力規模。
崇禎皇帝之所以能有這個能力,發起規模如此龐大的戰事,不得不說,這得益於科技的發展,帶動了生產力的發展,才有這後勤能力的跨越式發展。
別的不說,光是火車的運輸能力,就不知道比以前要強多少倍!
另外,大明開始注重海洋,鼓勵出海,也讓大明官方和民間的船隻數量大增。而這一次的大戰,剛好也能沿著海岸線進軍,運送物資又是能節約不少;
當然了,還值得一提的是,草原上的戰事,基本上不需要朝廷付出多少代價;騎軍作戰,攜帶的物資原本就是從歸化城這邊出。而這些物資,又是來自於原本的漠北三族以及瓦刺兩個部族的一部分;打到東部之後,計劃也是以戰養戰。
如此種種,才能支援大明朝廷發起規模如此巨大的戰事!
至於建虜,雖然他們的兵力也是非常龐大,可他們卻是不得已而戰,兵力不夠多,他們對勝利的底氣不足!
為了打贏這一仗,只能咬牙硬撐。一旦戰事不是按照他們的預期進行的話,後勤的薄弱,隨時就能要他們的命!
這一仗,對他們來說,就是在鋼絲上跳繩,稍微有個閃失,便會萬劫不復!
但是,不管是建虜這邊,還是朝鮮倭軍這邊,都已經別無選擇!
崇禎年間規模最大的戰事,便在崇禎二十年的時候打響。
孫傳庭正在忙著後勤排程的事情時,忽然就收到了來自草原的捷報。
草原方面,遭遇戰完勝建虜和蒙古聯軍,這意味著什麼,孫傳庭自然一清二楚,當即大喜之下,連忙拿著捷報跑去給皇帝報喜了。
只是剛見禮完畢,都沒等報捷奏章呈送到皇帝面前,孫傳庭就一臉帶笑地奏道:“陛下,草原完勝,建虜敗亡便是遲早的事了!”
崇禎皇帝聽了,微笑著點點頭,倒也沒有那種狂喜之色,然後一目十行地看完了捷報之後說道:“不錯,這個草原之戰,至少有一半的功勞是堵卿這邊的!此戰之後,建虜便無後方可言!”
邊上伺候的王承恩聽了,連忙恭維道:“萬歲爺英明神武,一切盡在萬歲爺的掌握之中!要是奴婢的話,知道建虜馬上要被滅,早就高興地跳起來了!”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當即微微一笑,看向王承恩,心中忽然也很有感觸。
這一次,自己還真是沒有裝,雖然高興,也就這樣了!
想著這個,崇禎皇帝不由得便回憶起自己看到捷報之後,最是欣喜若狂的那一次,一眨眼,已經過去五年了啊!
時間過得還真是快啊!
他正在感慨著呢,忽然看到一個內侍雙手捧著一個盒子,匆匆入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