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3 自殺(第2/3頁)
章節報錯
“……”
明軍將士們這個震耳欲聾的喊聲,一聽就能聽出那口號裡面喊出的高興,讓建虜更是絕望!
這邊,劉文秀還沒來得及高興呢,就從擒獲的建虜口中得知,建虜皇帝、太后這類的,已經不在瀋陽,離開兩天了。
聽到這個稟告,他立刻親自審問了建虜,然後向李來亨說道:“我們是騎軍,速度快,現在趕緊追,說不定還能追上!”
李來亨一聽,有點為難地說道:“我接到的軍令,是趕來瀋陽騷擾圍困!”
話是這麼說,不過看他的表情,他其實是很有興趣的。
劉文秀聽了,馬上便說道:“步軍已經到虎皮驛,離此只有一天路程,我們留一千騎軍在這裡看著,另外把訊息傳回去,步軍自然會加快行軍速度,誤不了事情。”
說完之後,他頓了頓又補充說道:“我的軍職比你高,臨陣之際,聽我的,執行軍令!”
他自己手下只有四千騎軍,還要留一千看住瀋陽的建虜,去追擊建虜的皇帝,三千兵力肯定是太少,因此就看上了李來亨的五千騎軍。
李來亨聽到劉文秀這話,便再無異議,立刻便同意了。
於是,劉文秀稍微做出了這邊的部署之後,便領著八千騎軍,立刻沿著管道向北追擊。
一路上,到處可見建虜大規模遷移留下的痕跡。為了保證追擊的方向正確,劉文秀一邊急追,一邊透過這些痕跡以及抓獲的掉隊建虜核實。
趕到撫順的時候,已經馬上要天黑了。
城裡的建虜人心惶惶,如果劉文秀要打的話,未必打不下來。當時,劉文秀棄之不顧,繞城而過,摸黑趕路,一直到夜深才傳令休整。
就不管是劉文秀的部下,還是李來亨的這支騎軍,都已經連續作戰了好多天了。這種高強度的趕路,要是換成了一般的軍隊,估計是會出問題的。
這不只是願不願意的問題,還有高強度行軍,需要保持編制,保持戰鬥力,這些都是有講究的。
但是,不管是劉文秀的手下,還是李來亨的軍隊,其骨幹都是當初被朝廷招安的流賊;而流賊最擅長的,便是機動作戰。
類似這種連續行軍趕路的事情,對於流賊出身的他們來說,那是司空見慣,早已習慣了的,根本就不是問題。
並且,因為所有將士都知道,他們是去追擊建虜的皇帝,士氣更是高昂,就期待立下大功,累一點又算什麼!
照顧完了戰馬之後,將士們也不用劉文秀一一交代,就知道怎麼休息,怎麼儲存體力;隊伍中沒有經歷過這些的同袍,自然有老兵照顧指點,基本上,一切都是井然有序。
等到第二天的天才矇矇亮,軍令就又傳下,騎軍將士們也都習慣了,在馬背上邊吃邊趕路。
或者是天意,又或者是劉文秀的果斷,功夫不負有心人,劉文秀所部騎軍,就在第三天早上就追上了逃跑建虜的大部隊。而追上的這個地點,也是一個很有名的地方:薩爾滸!
事實上,建虜的遷都,速度就不可能快。不但大包小包地行李,隨軍的還有大量的宮女內侍,老弱婦孺等等,根本不是純軍隊行軍,一天走個三十里路就差不多了。
劉文秀在發現建虜大部隊之後,便立刻下令李來亨攻擊前進,繞道前方,堵住了建虜的去路。
建虜太后布木布泰和小皇帝福臨全都在這大部隊中,突然見到大明騎軍追上來,頓時就全都慌了。
他們這支大部隊中,護衛的軍隊是肯定有的。但是,多爾袞發起錦州戰事的時候,把精銳的護軍,包括他們統領鰲拜一起都給抽調去前線了。
如今的護衛軍隊,更多的其實只能維持趕路的秩序而已。大部分軍卒,不是年紀過大,就是各勳貴中的少年,大都沒有參與過戰事的。
布木布泰逃得急,連個可以商量依靠的人都沒有,無奈之下,她只有去找病得快死的多鐸了。至少多鐸以前領兵打仗,又是和碩親王,算是一個可以做主的人。
然而,當布木布泰見到多鐸的時候,發現多鐸因為趕路顛簸的原因,已經是奄奄一息,就只有一口氣吊著了。
要說以前,作為多爾袞同父同母,是多爾袞堅定支持者的多鐸,布木布泰是恨不得多鐸早點死。
可此時,看到多鐸要死的樣子,她就急了,不顧太后的禮儀,直接上了多鐸的車,搖醒了多鐸,急忙求問對策。
多鐸先噴了一口血,精神才算是清醒了一點,問清楚情況之後,便有氣無力地說到:“突……突圍,不用管……管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