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2 絕望(第2/3頁)
章節報錯
遼陽城內的守軍,本來就是潰軍組成,被明軍攻擊之下,發現沒有還手之力。特別是倭軍的統帥柳生十兵衛,直接便神威步槍給點殺了,失去了約束,便成了最先開啟北門逃跑的守軍了。
倭寇一逃,建虜便也崩潰了,還打什麼巷戰,能逃就逃了!
堵胤錫聽到稟告,立刻調了預備隊前去追擊,連同埋伏在北門那邊的部隊一起,對遼陽城的潰兵進行圍剿。
遼陽戰事,遠比事先預估要順利。
等到傍晚時分,除了城內還有少部分地區沒有清理乾淨殘敵之外,整個遼陽已經在明軍的掌控之中了。
而在遼陽城外,除了一地的屍體之外,便是一隊隊的建虜,還有更多的倭寇被明軍將士押解著,集中在城外看管。
光復遼東的戰事之順利,讓堵胤錫都有點不習慣。原本還想著,建虜畢竟還是很強大的,至少會有一場血戰的,結果,就這?
但是,當堵胤錫仔細想想,發現這一切又好像是順理成章之事!
從錦州戰事還沒開始之時,朝廷其實就已經掌握了戰略主動權。
格物學的應用,讓大明的各類物質變得豐富不說,還有威力更為強大的武器被髮明出來,而建虜也好,倭寇也罷,都還是老掉牙的武器,甚至大部分人都還是冷兵器。
這一戰,是國力懸殊之戰,加上有格物學的加成,這麼輕鬆不就是理所當然的麼?
想著這些,堵胤錫便不由得非常佩服崇禎皇帝,格物學真得是國之重器,確實應該要這麼大力推廣才好!
堵胤錫正在想著時,有手下過來稟告,說找到了倭國統帥柳生十兵衛的屍體,但是建虜攝政王還沒找到蹤跡。
對此,堵胤錫有點遺憾。
這個柳生十兵衛,也是欽點的要犯,最好是能活捉。但是,看到手下帶過來的屍體,面相全給破壞了,而且還是個死的,沒法帶去京師。
至於多爾袞,同樣是欽犯,不過沒找到其實也是很正常。堵胤錫也不急,只是吩咐繼續搜查之外,主要的注意力,便已經轉向了瀋陽。
……………………
瀋陽這邊,代善並沒有第一時間走,而是安排太后布木布泰和大清皇帝福臨帶著宮中細軟先北上,過撫順、薩爾滸,再轉建州衛去寧古塔。
這時候的瀋陽,與其說建虜在遷都,還不如說是逃難!
壓根就沒有什麼秩序,膽小的比福臨小皇帝還跑得快;捨不得家業的,那是想著把茅廁都要搬走;或者搬不走的,要麼就喊著低價轉讓,或者挖地先埋起來。
總之,這時候的瀋陽,是亂成了一團的。
皇宮內,那些宦官和宮女,也都有私藏財物,還有偷盜、搶奪等等事情,也不時發生。
布木布泰是被代善說怕了,就只是匆匆收拾了下最值錢的一批財物,就趕緊出發了。
多鐸不想走,嚷著要死守盛京,和明軍決一死戰,最終也被拉走了。
代善斷後,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正在忙著呢,忽然就收到了急報。
“什麼?”代善露出了不可思議的表情,再度確認道,“明軍已經打下遼陽,兵鋒越過了虎皮驛?”
虎皮驛在遼陽和盛京之間,離這兩地都是相差六十里,算是中點站。
不過最讓代善震驚的是,遼陽的城防,比起盛京都要堅固,那是明國幾百年打下的基礎;最為關鍵的是,遼陽城裡也算是重兵把守,並且還是攝政王多爾袞親自坐鎮。
就這,還是一天就被明軍攻陷了?
這怎麼可能?
這一刻,得到確認的代善一下便麻了。
連遼陽都是一天就失陷了,那大清還能守住什麼?
什麼都守不住了啊!
盛京城裡至少還有一半多的人,都還沒來得及遷都的,明軍最多再過一天時間就會兵臨盛京城下,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