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皇帝不是那麼容易當的,既然你對大清皇帝勢在必得,如今便是大清皇帝要有擔當的時候,你要敢逃,我立刻支援攝政王為大清皇帝!”

代善顯然知道布木布泰在意什麼,這麼一說之後,果然讓布木布泰猶豫了起來,見此情況,代善便和緩了語氣,又開始安慰布木布泰道:“其實,局勢還沒到非常糟的程度!”

布木布泰聽了,立刻帶著期待,看向代善,想聽他說說局勢沒有非常糟的理由!她覺得,她一個婦道人家,肯定沒有代善這種久經沙場的親王看得清楚。

“錦州就是大敗,殘兵敗將集結起來,一樣能有二三十萬。”只聽代善對她說道,“如今攝政王已經逃到遼陽,正在遼陽主持軍務。而你回來之前,在鞍山驛堡的佈置很好,重兵把守之下,相信攝政王緩過神來之後,也會加大對鞍山驛堡這個天險的支援,擋明軍十天半月的,肯定不在話下!”

布木布泰聽到代善對她的誇獎,不知道為什麼,她心中也覺得有底氣,開始不慌了。

而代善這邊,還在繼續給她分析道:“再有攝政王鎮守遼陽,明軍要想打到盛京來,至少短期內是根本不可能的,反而說不定他們糧食耗盡,又將面臨冬季而不得不退兵了!”

布木布泰一聽,更是高興起來了,這麼說,好像大清看著是危險,但是至少今年是沒有危險的了。

可誰知,代善話鋒一轉,卻接著對她說道:“不過明國騎軍橫掃草原之後,必然是要攻入大清的,而他們的目標,絕對會是盛京。為此,在這個時候,大清有必要遷都。但是,千萬不能慌,也不能亂,一定要有序地遷都才可以!”

然而,布木布泰一聽明國草原騎軍會攻打盛京,而盛京的空虛,就算她一個婦道人家,那也是知道的,頓時就又慌了,連忙問道:“那趕緊遷都啊,但是大清國都又設哪裡為好呢?”

“寧古塔!”代善顯然已經考慮過,立刻就說出了一個答桉。

“啊?哪裡?”布木布泰一聽,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連忙確認道,“寧古塔?那也太偏僻了吧?”

要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上,寧古塔是建虜流放罪囚用的,屬於滿清最荒涼的統治地區之一。

這遷都把自己遷去了寧古塔,不就等於把自己整個都流放了?

代善卻是嚴肅地點點頭回答道:“沒錯,寧古塔!那裡適合成為大清新的都城,不但離草原夠遠,明軍進攻不易,並且在寧古塔的北方,還有大清的糧田,過日子是不愁的。”

“可是……可是……”一想起寧古塔再怎麼樣,也終歸還是荒涼的地方,要不然,也不會把可能會鬧事的豪格丟到那邊去,布木布泰心中終歸還是有點畏懼。

然而,她也知道,既然是代善提出來的,那地方估計就是合適的地方,她想找理由拒絕,或者換個新的地方,也沒什麼能說的,便一下結巴了起來。

代善見了,知道她心中想什麼。與此同時,他還知道,大清的很多人估計也和布木布泰一樣,對寧古塔有畏懼之心,不想過去的。

然而,除了寧古塔之外,他還真想不出,還有比寧古塔更適合遷都的地方。

整個大清國內,也就是盛京和遼陽這些遼東中心地帶比較繁華,其他地方都很荒涼的。

好日子過慣了,要搬去艱苦的地方,確實會有太多的人不樂意。

但是,如今明軍的兵鋒正盛,代善還擔心新的都城不夠偏僻,道路不夠崎區,如果那樣的話,明軍肯定會尾隨追擊的。

這麼想著,他便又開始做布木布泰的思想工作,讓太后和小皇帝帶頭,從容遷都,這樣才能減少大清的混亂,降低由此帶來的損失。

好在這個布木布泰還是懂些分寸的,在代善苦口婆心地勸說之後,最終還是同意了代善的方桉,並且為了她兒子,她也願意配合。

代善說服了布木布泰,便立刻向草原方向派出偵騎,預防明國騎軍的突襲,然後就開始安排遷都。

訊息傳開,還真虧有太后和小皇帝帶頭,建虜才不至於亂。

然而,讓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就在這個時候,快馬急遞便送了一個壞訊息到盛京。

“什麼?”代善一聽,震驚地當場站了起來,用不可思議地表情確認道,“鞍山驛堡只是一天就被明軍攻克,如今兵鋒直達遼陽了?”

鞍山驛堡的防禦情況,兵力配屬等等,代善都是親自過問過的,覺得就算明軍再厲害,守個十天半月肯定是沒問題的。

結果沒想到,一天時間就被明軍攻克了,這讓他真得有點難以置信!

鞍山驛堡被明軍攻克,就等於明軍開啟了遼陽和盛京的門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