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 華夏,一直都在(第2/3頁)
章節報錯
只見堵胤錫盯著洪承疇,用手指著他,當即厲聲喝道:“所以,你就做出了數典忘祖,助紂為虐的事情,卻壓根不知道有絲毫悔改之心了?”
洪承疇似乎也是豁出去了,當即直著脖子爭辯道:“我有錯麼?我不想死而已,這有錯麼?”
“呵呵……哈哈……”
堵胤錫聽了,原本的冷笑變成了狂笑,忽然又收聲,用手再指洪承疇,嚴厲地喝問道:“你助紂為虐,幫著建虜殺害明人,那些明人有錯麼?他們就想死了麼?因為你,有更多保家衛國的將士因此戰死,他們就想死了麼?你不想死,卻要害得更多的人因此去死!你的不死,是踏在他人累累屍骨之上,你站得住?不感到愧疚?你的良心呢,你的良心被狗吃了麼?”
“螻蟻苟且偷生,那是揹負了世世代代貪生怕死的罵名!先賢有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你一個讀聖賢書的,卻選擇了學螻蟻,那必然會被史書記載,釘在恥辱柱上,如你所願被後世子孫所唾棄!這就是你讀聖賢書讀出來的做人道理?”
“金錢鼠尾,剃髮易服,助紂為虐,如此種種齷齪之事,只為你自己的榮華富貴,你就可以把你的祖宗榮耀棄之不顧?把生你養你的父母,還有你的手足親人置於何等處境?為一己之私,不顧親情,枉顧國法,於公於私,你都是徹頭徹尾地奸人一個,活這世上,那是糟蹋了糧食,糟蹋了天地之間的正氣!”
“你這奸妄小人,出現在本官面前,那都是汙了本官的眼!來啊,拉下去!”
聽到薊遼總督的話,邊上將士,便上前一把抓住洪承疇的肩膀,就準備把他給拖下去了。
總督大人的剛才一番話,讓他們對於眼前這個前任薊遼總督,非常地憤恨。這是什麼,這是人渣,根本就不配活在世上的那種!
而洪承疇被堵胤錫說得滿臉通紅,身體都在發抖。
他原本以為,堵胤錫會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說忠君報國之類的話來說他,甚至他都為此想好了理由來反駁。結果沒想到,堵胤錫壓根就沒把他的生死提升到這個高度,只是作為一個人,一個普通人來控訴。
事實上,洪承疇其實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也有想過他娘,他的兄弟們,知道他投降建虜,肯定會不開心。但是,他又覺得,他娘,還有他兄弟都能理解,他們肯定也不想讓他死的。
然而,如今被堵胤錫一頓痛罵中,他卻忽然回過神來了。他的數典忘祖,帶給他在乎的家人,可能遠超想象的傷害!
為了活命,他用螻蟻來安慰自己,卻沒想過,螻蟻代表的是什麼!
奸臣,奸妄,被世人唾罵,連累家人抬不起頭,連累後世子孫……
此時此刻,洪承疇終於想起了,那些原本被他掩蓋在心中,不願意去想的事情。那臉上的表情,是青一陣,白一陣。
然而,等到他被明軍將士要押下去時,他忽然又有不甘,當即掙扎著,向堵胤錫大聲喊道:“我是貪生怕死,但是如今這世道,不都是貪生怕死之輩麼?我就不信,你要是我這處境,你會真得如此康慨激昂!”
堵胤錫在原本的歷史上,敢單騎去賊營招安,那就是把生死置於度外了!一輩子嘔心瀝血,甚至帶兵出征,最終身死殉國。
洪承疇以己度人,覺得天下人會和他一樣選擇,簡直就是羞辱堵胤錫了!
此時的堵胤錫,看到洪承疇還是死不悔改的樣子,非常地厭惡,當即冷喝回道:“當初松山城裡,遼東巡撫邱民仰,總兵曹變蛟、王廷臣,還有其他將士,如此之多的忠義之士,竟然都被你無視了,你還真是眼瞎了!真以為自己貪生怕死,別人就會貪生怕死了!”
一聽這話,洪承疇不由得如中雷擊,頓時傻在了那裡。
確實,在明末這個時候,有太多的貪生怕死之輩,但是,忠義之士,康慨激昂之士,卻也有很多!
華夏傳承下來,從來就不缺康慨激昂的忠義之士!
都說宋之後無華夏,呵呵,明末堅持抗擊韃虜,全國各地此起彼伏地抗清,有七十五歲高齡的孫承宗,也有年僅十五歲的少年夏完淳,有江陰老幼,還有夔東十三家,他們前仆後繼,為華夏赴湯蹈火,誓不侍虜,何以無華夏?
華夏,一直都在!
洪承疇最終被明軍將士拖了下去,堵胤錫領軍繼續向錦州進發。不止於此,他還要領兵光復遼東,徹底蕩平大明之叛逆;跨過鴨綠江,滅掉敢覬覦陸地的倭寇,恢復遼東之華夏正統!
“沈兄!”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