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3 渾河血戰(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管其他地方的戰況如何,至少在這錦州的圍點打援上面,還是在聯軍的掌控之中。
這一戰,是聯軍能勝利的最後希望,要是還敗了……不,不會敗的,這一戰,全力以赴,必然是能贏的!
沒有人能承擔這一戰的失敗,那就真得只有精誠團結,全力以赴,打贏這一戰了!
於是,中軍帳內的軍令,很快一道道傳出去。
大小淩河兩岸的倭軍,紛紛集結,往錦州城下趕去,換防這裡的建虜精銳。
這麼大的動靜,錦州城頭上的人,自然看得非常清楚。
劉偉秀注視著圍城挖掘出的壕溝後面,那些倭人和建虜的換防,他便對閻應元說道:“肯定是援軍到了,倭人擋不住,便想抽調精銳的建虜去打朝廷援軍。我們要怎麼做?”
錦州的主帥,是閻應元,因此,得以閻應元的想法為主。
就見閻應元拿著望遠鏡,一邊看城外的動靜,一邊回答劉文秀道:“不用,朝廷事先的安排,援軍並不需要我們去呼應。這個時候,建虜和倭寇想必也有準備,會防著我們趁機出城。”
至於換防只是假動作,虛張聲勢,就為了吸引錦州兵力出城,這倒不大可能。因為他們兩人是知道的,朝廷集結了重兵,就等著打這次戰事的。不管是建虜還是倭寇,他們肯定擋不住朝廷大軍的兵鋒。
劉偉秀看看城外,心中有點癢癢,這可都是軍功,便再問閻應元道:“那我們該怎麼做?”
閻應元聽了,放下了望遠鏡,轉頭看向劉文秀,嚴肅地說道:“建虜和倭寇在朝廷大軍面前,必定是失敗的。你部擅長遊擊,那就做好準備,一旦建虜和倭寇敗退的話,你部可以馬上追擊。”
劉文秀一聽,很是高興,當即便回應道:“那我傳令下去,讓他們都做好準備,以便於隨時能出戰!”
隨後,他便興奮地走了。
閻應元還是一如既往地沉穩,看了下他的背影,又去看城外的動靜了。
等到天色將近傍晚之時,建虜和倭寇已經完成換防。
多爾袞和柳生十兵衛都親自趕去了圍剿明國援軍的前線,檢視戰況。
這個時候,明軍已經不再攻擊前進,而是還趁著天亮的時候,用車營的偏廂車為柵欄,圍了一圈以作防禦。
前後營寨相距幾里路,想要單獨圍攻一個營寨,必然會受到前後明軍的夾攻。
對於這種陣型,要能破局的,就是擋住前後兩個營寨,不讓其救援,然後攻破當中的營寨,就能把明軍切斷了。
可是,明軍火槍的犀利,確實是很厲害的。數量之多,連綿不絕地射擊,讓試圖截斷明軍的倭軍損失慘重。
多爾袞瞭解到這前線的戰局之後,立刻便回憶起了早年的一份記憶。
當初明軍也曾救援遼陽,大清,不對,那個時候還是大金,攔截明國援軍,爆發了渾河血戰。
當時的明軍,是白杆軍和戚家兵組成的聯軍,結陣而戰,就猶如刺蝟一樣,讓大金軍隊死傷慘重,到最後,甚至軍心士氣已經到了不敢再攻,迫使先汗連砍了幾個帶兵將領,結果還是打不下來。
最後,是從遼陽調了繳獲的火炮,才算是轟開了明軍的陣營,相對來說,好打了一些。
不過那一戰,最終還是戚家兵的彈藥用盡,才算是滅了他們。
渾河血戰,可不只是隨便取名的,是真得血戰,導致大金元氣大傷,休整了很長時間才算緩過來的。
如今,竟然又有當年那一戰的影子。只是很可惜,這裡離海州很遠。
所謂的攻打錦州,只是一個幌子,目的還是圍點打援,對於錦州,只是圍而不攻。因此,大清雖然有火炮,可嫌其笨重,並沒有帶來前線。如果要用火炮來轟的話,就必須去海州調,對於時間緊迫的戰局來說,並不現實。
多爾袞看著戰局,雖然是皺著眉頭,但也沒有到一籌莫展的時候。
大金,或者說後來的大清,為了對付明軍火槍眾多的事實,也相應地找出了對策的。
看完敵我雙方情況,夜幕已經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