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這話,柳生十兵衛頓時一驚,沒想到竟然有兩條路可以走,隨後便是大喜,連忙問道:“哪兩條路?”

“第一條路!”松平信綱的臉上卻沒有高興之色,只是對他說道,“我們放棄朝鮮,去遼東然後北上,造木筏渡海到蝦夷地,然後再南下回到本土!”

一聽這話,柳生十兵衛的高興之色頓時就沒了。

確實,這是一條可行的路。因為在蝦夷地的北方,和大陸離得很近,用木筏都可能渡海過去的。

但是,問題是,那裡離朝鮮非常遠。如果朝鮮的倭軍,全部要走那麼遠的路回去的話,就光是長途行軍,估計還沒什麼路的,這一路上都會死不知道多少人!

更不用說,他們糧草還不足,又要經過大清帝國的地盤,他們會同意倭軍撤回去?

因此,這一條路,聽起來好像確實是一條路,但是實際上,這根本就是一條絕路,能走通的可能性非常小。

這麼想著,柳生十兵衛的臉色有點難看,又問松平信綱道:“那第二條路呢?”

“第二條路……”松平信綱聽了,拖了一下長音,然後才回答道,“用我們全部的力量,和大清一起,全力攻打明國,如果能打疼明國,甚至按照計劃,能打進關內的,明國就很可能會調回攻打本土的軍隊回援,這也就是將軍大人所說得圍魏救趙了!”

聽到這話,柳生十兵衛依舊沉默以對,有點無語。

因為,要是攻打明國有那麼好攻打的話,大清和倭國的聯軍,早就去攻打了。

事實上,卻是明國只用了東江鎮的兵力,就把倭國軍隊都牽制在朝鮮了。更不用說,倭國水師還被明國水師給摧毀了。

柳生十兵衛都能想到,如果全力攻打明國的話,能不能達到預定的效果不知道,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倭國這邊付出的代價,必然也是非常大的!

大殿內,又重新安靜了下來。

過了一會之後,柳生十兵衛有點不甘心地抬頭看向松平信綱問道:“還有其他的路麼?”

松平信綱聽了,稍微猶豫了一下,最終,他還是搖搖頭說道:“就只有這麼兩條路可走了!”

其實,是還有第三條路可以走的。

就是朝鮮這邊的倭人自立,不再去管倭國本土的事情。如果說打不過明國,那就投降明國好了,至少也是一個出路。

可是,掌握朝鮮倭軍兵權的他,以及柳生十兵衛,都是德川家光的左膀右臂。換句話說,他們的權力來自德川家光,真要想走這第三條路的話,對他們也還是有一場非常大的考驗要過,未必能如他們所願。

此時,在松平信綱說完之後,大殿內再一次安靜了下來,又重新聽到外面傳來的一陣又一陣的歡呼聲,顯得格外刺耳。

沉默解決了不聊問題,最終,松平信綱嘆了口氣,然後對柳生十兵衛說道:“我權衡再三,覺得還是和大清一起合兵,全力攻打明國才是最好的出路。畢竟相對繞路回國的話,這才是治本之道!”

柳生十兵衛聽了,並沒有馬上回答,發表他的看法。

松平信綱見了,便再次開口說道:“趁著如今剛提振起士氣,事情也不能拖得太久,否則軍中士氣重新低落下來的話,要想打贏明軍就更是不可能了!”

聽到這話,柳生十兵衛不由得也是嘆了口氣,然後對松平信綱說道:“你是我倭國的諸葛孔明,你選擇的,肯定是最有利於我們倭國的。我還是聽你的,你說怎麼辦吧,我照做!”

聽到他的這個話,松平信綱的臉上露出一絲苦笑,什麼諸葛孔明啊,智慧尹豆啊,這些東西他都不在乎了,如果要是有的選的話,我希望三天再給一次機會,重新返回幾年前。大清使者敢到倭國去,就讓將軍大人把他們都沉海里餵魚好了!

想到這個,又覺得對於目前來說,無濟於事,便搖搖頭,把這個念頭甩出腦海,然後便對柳生十兵衛說道:“既然決定全力攻打明國的話,朝鮮這邊,也要妥善安排一下,該收縮防線,放棄一些地方,就要放棄一些地方,來,我們合計一下!”

明國的東江軍就在皮島,這就猶如一顆釘子一樣,幾乎把朝鮮倭軍都釘在朝鮮半島上動彈不得。

如今,也唯有捨棄一些東西,要不然,明軍可是有水師可用,隨時隨地都能登陸,太疲於應對了。

“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