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9 最快的練兵方式(第2/2頁)
章節報錯
崇禎二十年四月中旬,北方,以鄂齊爾圖汗為首的和碩特部貴族,還有以杜爾伯特汗為首的杜爾伯特部貴族到達大明京師,沒有意外,他們的所見所聞,算是重塑了他們的世界觀:原來這世界上,還能有這樣的!
大明的繁華,大明的新鮮事物,真得讓他們大開眼界了!
杜爾伯特汗選擇留在了京師,被分為侯爵,享受大明的繁華。
至於其他人,主要都還是年輕,則選擇從軍,也就是當武將。
當然了,這些蒙古人的品級和武將實權是分開的。
品級和他們歸順大明的功勞有關,實權則要等他們從大明軍學院考核出來的結果有關。這其中,還包括了鄂齊爾圖汗。
鄂齊爾圖汗歸順大明,並且還有一份見面禮,被封為伯爵。但是他的軍中實權,暫時還是待定。不過以他的經歷,有統領部族的經驗,至少也是參將起步。最終會是什麼,這取決於他在大明皇家軍學院的表現。
鄂齊爾圖汗對於自己的爵位沒有杜爾伯特汗高,心中還是非常介意的。另外,加上他入關之後的所見所聞,便向崇禎皇帝提了出來,說他想給固始汗寫信,勸固始汗歸順大明。
對此,崇禎皇帝很是高興,當場就懟鄂齊爾圖汗表態:青海和西藏,是大明一定要拿下的地方。如果固始汗不肯歸順大明的話,不用久等,過幾年之後,大明必定會兵發青藏。
如果固始汗肯歸順大明的話,那可以封為公爵。並且他的幾個兒子,在大明對南亞用兵的時候,也有機會多立下軍功。
這個表態,讓鄂齊爾圖汗很是意外。因為他從這個表態中發現,大明的野心,不對,是雄心壯志,竟然是如此之大,不但青藏要納入版圖,並且還要圖謀南亞那邊!
換句話就是說,既然大明有這麼大的圖謀,那青藏是絕對一定要拿下的。固始汗不歸順,就只能是逃亡或者滅亡了!
在見識了大明的國力之後,鄂齊爾圖汗壓根就沒有想過,固始汗能打敗明軍!
有了這樣的想法,鄂齊爾圖汗考慮再三,便寫了一封他有史以來最長的信,並且是幾易其稿,最終派他從和碩特部的族人,發往西藏布達拉宮去了。
在差不多同時,寧遠侯李定國的一份奏章,送到了京師崇禎皇帝的桉頭。
崇禎皇帝看到是李定國的奏章,便第一時間看了。
這一看之下,崇禎皇帝便很是高興,當即傳召次輔孫傳庭議事。
文華殿內,在孫傳庭見禮之後,崇禎皇帝便讓身邊伺候的王承恩轉奏章給他,同時對他說道:“在和碩特部和杜爾伯特部都歸順大明之後,餘下的準格爾部已經西遷,暫時不知道最終會遷到什麼地方去。不過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離歸化城和包頭會很遠。”
頓了頓,他又接著說道:“寧遠侯的想法,說歸化城那邊整頓之後的騎軍,留個一萬左右的兵力防禦西邊之外,其餘五六萬騎軍,完全可以投入對建虜的作戰,或者先對東部蒙古發起戰事。孫卿,以為如何?”
等他說完之時,孫傳庭已經差不多快速掃了一遍李定國的奏章,想了一下之後說道:“蒙古人不同於漢人,他們天生會騎馬打仗。歸化城那邊的整頓,除了換裝備之後他們需要熟練之外,主要就是軍紀和號令的熟悉。”
他說得比較慢,顯然是一邊想著,一邊在說的,而崇禎皇帝很重視他的意見,聽得也仔細。
只聽孫傳庭繼續說道:“一般來說,就算是這樣,半年時間的整頓,也是不夠的。不過他們不是在關內打仗,只是針對東部蒙古和遼東建虜,因此微臣以為,因此這些並不需要整頓完了才派出去。完全可以讓他們上戰場去打,如果發生違紀的事情,砍上一批人頭,就能讓他們跟容易記住。”
很顯然,在他看來,都是蒙古人,軍紀不好,禍害的也是東部蒙古;軍紀不好,被砍頭嚴肅軍紀的,也是蒙古人,他都不會太在意。
對此,崇禎皇帝還沒有說話,孫傳庭還在那分析道:“微臣以為,東部蒙古在這兩年都不好過不說,薊遼總督也派人在策反,加上幾倍於對方的騎軍,勝負應該不是問題!”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提高了一點聲音,認真地說道:“能最快提高整編大軍戰鬥力的,就是實戰,並且是打不太強的敵人,東部蒙古各部剛好是用來練兵的目標!”
崇禎皇帝聽了,便問孫傳庭道:“孫卿的意思是,就讓歸化城那邊的騎軍參與對東部蒙古的作戰,用實戰來練兵,打完之後再整頓,便是最快速的一支精銳了?”
“微臣就是這個意思!”孫傳庭躬身回應道,“陛下聖明!”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