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7 服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鄂齊爾圖汗一聽,不由得非常高興。
雖然他只是一份投名狀,可架不住這一份投名狀的分量重啊!呵呵,杜爾伯特汗啊,就算你老謀深算,也架不住我的運氣好啊!
這不,鄂齊爾圖汗的心情就一直不錯了。
大約在崇禎二十年三月下旬的時候,明軍賀人龍所部和李過所部又到了一萬多騎軍,連同田見秀和高一功所部一起護送和碩特部和杜爾伯特部遷往東部,到達後世包頭所在。
朝廷新的旨意已經下來,在包頭這裡也要修築一座塞外城池,剛好杜爾伯特部盒和碩特部的人口可以充實這裡。
當然了,甘肅、陝西關內的漢族人口,也在陸續往這裡遷移。
當鄂齊爾圖汗他們到達這裡的時候,已經有幾個大型建築修建完畢了。高聳的煙囪,也都在冒著煙。
新來的人,看到這些建築,以前都是從來沒見過的,一個個都是看稀奇。
已經先到達的人,便有機會顯擺了。
“這個是水泥廠,水泥知道不?一種寶物來的,皇上發明的。”
“有人私下裡說,水泥其實是仙界之物,是太祖皇帝賜下的,自然就歸於當今皇上名下了。”
“還有那個,是鋼鐵廠,就是以前的作坊,可比作坊要大多了。這是為蒸汽火車準備的。不知道什麼是蒸汽火車?那你一定要開開眼界了!”
“……”
看著這個地方,一下變成熱鬧的所在,似乎還能看到,在不久的未來,這裡可能會成為一座大城。新來的和碩特部和杜爾伯特部的普通牧民,不由得都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而鄂齊爾圖汗和杜爾伯特汗等部族的首領,不管他們最終選擇了哪個歸順方案,都要先去竟是覲見。路線是繼續往東,先到歸化城,然後再往東,到張家口再入關到京師。
一路東去,杜爾伯特汗因為已經來過一次,比鄂齊爾圖汗是熟悉多了,倚老賣老之餘,侃侃而談,似乎他比鄂齊爾圖汗更像是大明人了。
這讓鄂齊爾圖汗有點不爽,但是沒辦法,一路過來,確實變化很多,壓根都是他所想不到的,只能聽著杜爾伯特汗這個老傢伙在那嘮叨。
隨著他們越到東邊,遇到的人就越多。大部分都是牧群,那些牧民在放牧,一看就是很悠哉的那種。人的精神面貌,看著就和以前不同。
當然了,也有看到一隊隊穿著紅色戰襖的朝廷騎軍,不時巡防而過。
鄂齊爾圖汗還注意到一個情況,那些朝廷官軍似乎和牧民的關係都不錯。
朝廷官軍並沒有任何會騷擾牧民的跡象,而那些牧民卻甚至還和朝廷官軍主動打招呼,就好像是熟人一般。
這讓鄂齊爾圖汗不由得有點感慨道:“朝廷的策略,是各族的騎軍守護各族,才不會有那些不必要的衝突,算是方便管理了!”
杜爾伯特汗一聽,鄙視了他一下,然後才回應道:“你可拉倒吧,朝廷官軍都是各族混合的,哪有各族守護自己族群的,那朝廷還費心那樣整頓幹什麼?”
他知道鄂齊爾圖汗是因為什麼才那麼說的,便又補充解釋道:“朝廷官軍有三大紀律七項注意,還編成了曲子,每個軍卒都要會唱的。總而言之,一句話,軍紀嚴明,絕不擾民!”
“啊……”鄂齊爾圖汗一聽,不由得有點意外。不過他回過神來後,想著之前接觸過的那些朝廷騎軍,似乎還真是這麼一回事。
這麼一想,他就對明軍的戰力,哪怕沒見過打仗,也有了一個非常高的認識了。
畢竟是一個部族的大汗,當然知道軍紀嚴明對於軍隊有多重要了。
不過他雖然知道,卻也沒法讓自己的手下做到。原因也很簡單,軍紀嚴明的背後,是有非常大的付出才可以,而他,沒法付出這麼多。
換句話說,就是朝廷的財力雄厚,才會如此。
鄂齊爾圖汗不知道,其實未必是要財力雄厚,還可以是精神理念層面,也同樣能做到軍紀嚴明。
這一路走,一路看,他們這些新歸附的人,其實都是比較感慨,都快不認識這還是原本土默特部佔據的河套平原了。
這一天,快要到歸化城的時候,他們一行人忽然看到遠處有非常多的人在圍觀,似乎那邊發生了什麼大事。
這一下,他們的好奇心也一下提了起來。剛好在他們前行的方向上,便都想著過去看看。
陪同他們返回歸化城的明軍將領是李過,他也好奇,便帶著他們過去先看熱鬧。
看到他們這一行人,人群中有一隊騎軍賓士過來,為首那人,卻是李來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