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 封賞(第2/3頁)
章節報錯
“那怎麼可能,八百里加急傳召,為了進京過年,這麼離譜的事情,也虧你想得出來!”
“……”
沒人能猜出來,到底皇帝為什麼用了八百里加急傳召全國各地的封疆大吏和帶兵將領,就連內閣和六部這邊,也同樣猜不出來。就只是知道,崇禎皇帝非常重視,強調一定要用八百里加急傳召。
另外,他們還沒法理解的是,這八百里加急的傳旨物件中,各種身份的人都有。
有世襲國公,比如沐天波,還有勇衛營原本的將領,比如黃得功、周遇吉、孫應元他們,也有早些年被招安,以及後來在雲南被招安的流賊;還有以前不怎麼被朝廷待見的賀人龍等將領;甚至連他們都沒聽說過的什麼張煌言,張同敞等等,竟然也獲得同等待遇。
真得,對於崇禎皇帝的葫蘆裡賣什麼藥,可以說,沒人能想明白!
不過也有皇帝身邊的極個別人,猜測來猜測去,最終猜測,這種莫名其妙的事情,可能和太祖皇帝有關!也只有仙界的事情,不能以常理推之!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各地八百里加急傳召的封疆大吏,帶兵將領,或者只是秀才舉人之類的,也紛紛或前或後地趕到了京師。
要說起八百里加急傳召,不少人其實是有過經驗的。但凡被崇禎皇帝八百里加急傳召的,一般都會有重用。
因此,京師這邊的氣氛,基本上都是和諧的,或者是歡慶的。特別還是快要過年的原因,這種喜慶的氣氛就更加濃郁。
如今的京師,雖然也開始下雪了,但是京師依舊是很繁華。
吳三桂和鄭芝龍因為從皮島趕回來,速度及不上那些從陸路快馬加鞭趕往京師的,等他們到達京師的時候,離過年也就只剩半個月的時間了。
對於鄭芝龍,相對還好一點,他不只是待在皮島,還有回過登州,聽到的訊息更多一些。
而對於吳三桂來說,他自從被派往皮島重建東江鎮之後,就一直留在那邊,甚至到了後來,還在朝鮮打游擊。平日裡看到的,都是朝鮮的落敗。
原本就不繁華的朝鮮,經過多次的戰事之後,很多城鎮都是十室九空,斷壁殘垣,路邊野地裡的白骨,都是常見景象。
可是,當他登陸天津港的那一刻,他就已經認不出來了,這竟然是天津衛!
幾倍於原本的建築群,港口都是大大小小的貨船,繁華之景象,讓他以為是在做夢。
隨後一路坐火車前往京師,雖然已經開始下雪,積雪覆蓋原野,掩蓋了很多東西。
但是,透過車窗能看到,遠處的村鎮,鳥鳥炊煙,還有小孩在玩打雪仗,堆雪人,這種景象,都讓吳三桂有點恍忽。八壹中文網
在他的腦海中,眼前種種,和他這幾年的環境,真得形成了鮮明對比。
以至於吳三桂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到了京師了。
京師的火車站,是修建在原本城牆外面。但是,如今的京師外面,已經擴建了不少多少建築。吳三桂直到下火車,都沒回過神來:這就是京師?
本來鄭芝龍還一直和吳三桂說著話,言語之間,有些打趣吳三桂連家都不認識了。結果等他到京師之後,也是傻眼了。
這才短短几年,京師的變化之大,連他都被震住了。
他們兩人,如今的家都在京師了。不過要先去兵部報到,然後才各自回家。
吳三桂這邊,自有他老父給他說明,而鄭芝龍這邊,則是見到了田川松和二兒子。
此時,他的二兒子是除了頭髮短一些之外,已經全是明人打扮了。並且皇帝恩旨,去了太子府做事,算是陪讀之一吧。
這既是皇帝對鄭家的看重,也是讓太子朱慈烺能多一些見識,瞭解倭國的情況。
就是可惜鄭森因為是徵倭遠征軍的監軍,這一次沒法回來,駐守在對馬島那邊。
不管是鄭芝龍,還是吳三桂,也都有詢問過京師的情況,最詫異的事情,就莫過於當今皇帝的八百里加急傳召了好多人,但是卻不知道是什麼事情。
當然了,京師這邊,也依舊是沒人知道。
隨後的幾天內,隨著年關越來越近,崇禎皇帝召叢集臣,開始論功行賞了。
鄭芝龍的封爵和調令,隨著他的進京就直接實施。從此以後,至少鄭家這邊,算是一門兩爵了。加上他大兒子是錦衣衛指揮同知,並且還是徵倭遠征軍的監軍,二兒子又在太子府,完全可以說,鄭家在崇禎朝,一下便是顯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