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9 通訊(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巴達維亞的明人期待能回家鄉的時候,遠在大明京師的崇禎皇帝,收到了來自登萊海軍總兵鄭芝龍的密奏。
針對新的情況,他立刻在文華殿召開了御前會議。
與會者,自然是明白全盤情況的內閣次輔孫傳庭了。
在看完崇禎皇帝讓他看得鄭芝龍密奏之後,他想了一下,便立刻奏道:“陛下,末將以為,該調呂宋遠征軍回來了。指不定今年內,就該重創倭國的時候!”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點點頭,之前的呂宋遠征軍報捷文書,還沒做批示的,此時聽到孫傳庭和他的看法差不多,便說道:“既然如此,朕就留鄭芝豹繼續鎮守呂宋,完成周王就藩事宜,調曾英、楊展所部回來,統領新組建的海軍。”
頓了頓,他想了下,又繼續說道:“從鄭芝龍的奏章中可知,他的家小應該已經被琉球人救出。既然如此,征討倭國的遠征軍可以先去驅逐琉球的倭寇,並以琉球為根基,再征討倭國,卿以為如何?”
“陛下英明!”孫傳庭聽了,當即就附和道,“先驅逐琉球之倭寇,且要大張旗鼓,大造聲勢,剛好打草驚蛇,會迫使倭國不得不從朝鮮抽調兵力回防倭國本土。”
崇禎皇帝聽了,心中很是受用。因為他知道,孫傳庭是個老實人,不像王承恩一樣會說話。他都說自己英明,那估計自己是真得比較英明瞭!
可誰知,孫傳庭卻立刻話鋒一轉,接著又向他奏道:“只是,此事還有一個難題,便是先要知道倭國確實往朝鮮大規模派了倭軍,而後,又要知道倭軍什麼時候能回援倭國本土?”
崇禎皇帝一聽,還沒說話呢,孫傳庭又補充說道:“相對來說,第一個難題最為關鍵。從倭軍大規模進入朝鮮之後,訊息要傳回來,再傳給江南待命的遠征軍,這時間是越短越好。至於第二個問題,回頭只要艦隊在倭國本土海上截住倭國船隊,也能達成海上殲滅倭軍的目的!”
聽完這話,見孫傳庭已經不再繼續補充了,崇禎皇帝便馬上說道:“第一個問題倒也不難解決,如果不是複雜的訊息,透過訊號塔方式傳送,只要天氣好,一兩天時間內就能從皮島那邊傳到江南。”
針對孫傳庭所說這種情況,皮島那邊偵查到敵情之後,便可以透過訊號塔的方式,傳到登州,然後從登州傳到江南,京師這邊不用再中轉。
這種遠距離的通訊方式,就是會受天氣影響比較大。視線不好,特別是狂風暴雨的天氣,那就沒法傳遞了。
如果只是稍微差一點的話,那也可以將就。只要給出一個特定的符號,就代表倭軍已經大規模增援朝鮮,就是最簡單的事情了。
除了這個之外,崇禎皇帝還知道,在後世的遠距離通訊手段,還有無線電報和有線電報兩種。
但是,劉偉超和他說過,無線電報這個,雖然最是適合目前的情況,但是就大明的科技,目前還無法實現。訊號放大器和接收器都是問題。
有線電報的話,技術上是沒問題,最簡單不過的。但是,還缺少橡膠來做電線的外包絕緣層,長距離之下,也還是不行,需要等到從南美洲帶來的橡膠樹能有收穫的時候。
可橡膠樹才去年在大明種植,要想收穫,還得等好幾年。
想來想去,還是訊號塔的方式,最是快捷。
此時,孫傳庭聽到崇禎皇帝提到訊號塔的方式,便立刻想了起來,當即提醒道:“江南那邊好像還為修建訊號塔,那這個事情必須及早做起來才好了!”
訊號塔的修建,其實也就是一年時間而已,主要是從京師到山海關那邊,還有京師到登州,再到皮島那邊。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這個事情不難,之前已經有經驗了,人手都是現成的。
隨後,孫傳庭又提議道:“就如今這局勢,微臣建議,下旨給東江總兵,不要一直在朝鮮北部活動,打到南方去,利用騎兵激動優勢,給朝鮮南方的倭人一個狠狠的打擊,多殺一些倭人,便能惹到倭國的真火。如此,倭國派往朝鮮的軍隊,定然也是極多!”
說到這裡,看到崇禎皇帝並沒有馬上答應的樣子,他便又補充說道:“陛下無需擔心,之前東江總兵一直在朝鮮北部活躍,倭人定然想不到,他會殺向朝鮮南部,只要速度夠快,倭軍並沒有多少騎兵,短時間內是無法調集重兵攔住他的。出其不意之下,必有奇效!”
倭軍主要集中在朝鮮南部,如果吳三桂殺過去的話,危險性肯定也是有的。
但是,孫傳庭以他自己的經驗認為,危險性並不高。
聽到他這話,崇禎皇帝馬上就想起了劉偉超對他說過的游擊戰精髓,便立刻補充說道:“打了就走,不留戀一地,不攻打城池,只是破襲戰,利用騎軍的機動優勢?”
“陛下聖明!”孫傳庭一聽崇禎皇帝廢除準確地理解他的意思,不由得有點意外,當即出口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