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 分封海外(加更求月票)(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著這話,他用手一指呂宋本土這個島,並不是後世菲律賓的全部,然後繼續對朱恭枵說道:“這裡的糧食,一年三熟,這裡還有不少礦產,朕都給卿標記出來了。朕也不要多,以後挖出來的礦產,卿只需要向朝廷進貢兩成便可,卿以為如何?”
說到這裡,沒等朱恭枵說話,崇禎皇帝又接著說道:“這也是太祖皇帝的意思,要不然,朕都不知道這些地方會有什麼礦,卿說是不是?”
太祖皇帝顯靈過,就是非常的方便,不管什麼事情,都可以推到太祖皇帝頭上了。
此時的崇禎皇帝,壓根就沒想到,萬一太祖皇帝真得在天有靈的話,對他這種假傳旨意的事情,會有什麼看法?
朱恭枵聽了,卻是驚訝地確認道:“這是太祖皇帝的意思?”
他理解成了,有關藩王的所有事情,都是出自太祖皇帝的意思了。
這就讓他有點安心了,是真得可以去海外當一個真正的藩王了。
崇禎皇帝聽了,當即點點頭說道:“沒錯,卿這周王一系,先準備一下吧,半年後全部遷到呂宋去。歷代賜給卿等周王一系的土地,自然也要收回,和地方官府做好交接,可有問題?”
周藩朱橚家族是明朝眾多藩王中繁衍最快、人丁最盛的家族之一,可與晉藩媲美。歷代周王,子孫眾多,到明萬曆年間,已發展到32897人。這麼多人,如果養在國內,光是俸祿就是朝廷難以承受之重。如今全部丟去呂宋,不但為朝廷省下一大筆開支,並且歷代賜給周王一系的土地也能收回,絕對是一件大賺的事情。
另外還有一點,崇禎皇帝把周王第一個分封到呂宋,不但是因為周王看得清形勢,在之前開封之戰中慷慨解囊,而且還因為周王一系一直是大明眾多藩王中比較優秀的一支,算是那種書香傳家的藩王世家。分封去南洋,也有利於大明文化的傳播。
而對於周王一系來說,朝廷俸祿拖欠,只是存在字面上的錢,有和沒有差不多。在大明境內,級別高的,比如藩王之類的,那是受地方官監管,連出城上墳都要地方官同意才行,非常不自由;級別地的宗室,那叫一個窮,沒俸祿就沒收入,和叫花子一樣了。
要是去到了呂宋,那就是他們能真正自己做主的地方,不再受朝廷律法約束,自己成了真正的主人,絕對是好事來的。
朱恭枵只是稍微想了一下,看著呂宋島上標記出來的那些礦產,很快便回奏道:“微臣領旨!”
他其實看得很清楚,他是沒資格和皇帝討價還價的。更不用說,如今他是第一個就藩海外,那肯定是有千金馬骨的意思,看這礦產就知道了。如果挑三揀四,非要和皇帝去討價還價,萬一惹怒了皇帝,指不定就分封一個更差的地方,那哭都沒地方哭去!
因為,這不但是皇帝的意思,更是太祖皇帝的意思!
有關周王就藩呂宋島的具體事宜,崇禎皇帝就不親自過問了,自然有他的臣子出面,和周王這邊商量。等一切都商量定了,再報到他這邊就是了。
這個訊息傳開之後,頓時就引發了朝野上下的議論。
畢竟這藩王就藩海外,那是大明朝開國以來從未有過的事情,當然是個新鮮事了。
這個議論的熱鬧,連還在京師的荷蘭人都知道了。他們也都一個個非常震驚:西班牙人竟然完蛋了,被明國人全殺了,那個地盤還被封給了明國的藩王!
他們當然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那巴達維亞呢,巴達維亞會怎麼樣?如果還試圖對抗大明的話,會不會最終也被明國派了遠征軍滅掉,然後又封一個藩王過去?
他們已經聽說了,明國的藩王可是有許多的。根據聽來的訊息,這個周王是第一個分封出去的藩王,也肯定不是最後一個分封出去的藩王。那豈不是說,很多海外的地方,都會比較危險了?
大明這個龐然大物,這可是相當於整個歐洲國家加起來的帝國,並且還遠比歐洲還要富饒的帝國,人口無數,這樣的國家也要出去搶地盤,至少在大明帝國的周邊,誰能搶得過?
荷蘭人為此,都是震驚地不行。
正在這時候,有旨意到了,就荷蘭這邊為成為大明藩屬國的條件,遣返這些荷蘭人去巴達維亞問情況。如果繼續和大明為敵的話,那大明就準備派大軍討伐。
至於他們怎麼回去,這個倒也簡單,在天津港租用個大型福船,就可以回巴達維亞的。現在沒錢,到付也可。包括在京師這麼多天的費用,要是不給的話,朝廷會派軍隊去取。
揆一等人不敢怠慢,連忙啟程趕往天津,在明朝官府的安排下,租了一艘海船,正準備出港的時候,忽然就都震驚了。
------題外話------
求月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