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 都是利益(第2/2頁)
章節報錯
至於東番那邊苦力,他們認為是東番的土著,至少大明在宣佈東番是大明之前,他們不認為那些是明人,因此不承認虐待東番苦力就是虐待明人。
對此,崇禎皇帝便淡淡地說道:“此事簡單,朕一會便能知道他們所說真假!”
聽到這話,刑部尚書便知道,皇上這是可以聯絡仙界,太祖皇帝一算就能算出來吧?
他想得也不算錯,等他退下之後,崇禎皇帝就拿出手機,直接影片劉偉超,問巴達維亞那邊明人的情況。
這個情況,之前的時候,他還真沒特意瞭解過的。
劉偉超聽問,便查了下資料,隨後對崇禎皇帝說道:“巴達維亞那邊,也有對華人的一次大屠殺,不過是發生在乾隆早年,史稱紅溪慘案!”
提了一句之後,他便稍微詳細地接著說道:“巴達維亞屠殺持續7天,城內華人被殺近萬人,僥倖逃出者僅150人,城外的華人一直堅持和他們鬥爭,堅持了三年。最後的結果,荷蘭殖民者懼怕滿清報復,就逮捕了當時下令屠殺的總督瓦爾庚尼爾,並死在了監獄裡,他們還嚴密封鎖慘案的訊息,不過最終訊息還是傳到了福建。結果你猜怎麼著?”
“怎麼著?”崇禎皇帝聽了,也還是有點好奇,便順口問道。
就聽劉偉超繼續看著資料念道:“福州將軍策楞與署福逮巡撫王恕聯名入奏,所言案情更加詳細,並認為海外華僑為朝廷罪人,草芥不如,遭此巨難,孽由自作,無關朝廷痛癢,那麼對兇手也就無需認真追究,這一謬論成為了滿清處理此案的基調,最終並沒有對荷蘭殖民者的暴行進行譴責和追究。”
說到這裡,頓了頓後,他有點嘲諷地說道:“史學界還說滿清的國力在乾隆時期達到了頂峰。就這,呵呵!不過在滿清的眼裡,漢人的命就不是命吧!”
崇禎皇帝聽了,也是露出了鄙夷之色,不過隨後他的臉色又馬上變得有點難看。因為他想起來了,西班牙人的呂宋大屠殺,如果說他那一次還情有可原的話,他爺爺萬曆皇帝的處置,和滿清皇帝又有多大的區別?
劉偉超倒沒注意到,而是繼續看著資料說道:“不過在巴達維亞那邊,早期的時候,荷蘭人不說真得愛民如子,但對待那邊的明人,還算是可以的。因為明人勤勞,是最好的勞工。他們設立甲必丹,讓明人自己管理自己,並且明人做工多少年之後,想要回大明,他們也是允許的。”
崇禎皇帝聽得有點不信,這和西班牙人對待明人的差別太遠了吧?
於是,他便問出疑惑道:“這荷蘭和西班牙人對明人的態度,為何如此天差地別?最終荷蘭人又為何會對明人下殺手呢?”
劉偉超聽了,稍微看了下資料,便回答他道:“這其實還是和利益有關。荷蘭人在這些年,是壟斷了南洋的胡椒,還壟斷了南洋這邊的其他商貿,因此他們就想盡快建設巴達維亞這個南洋的據點,就善待了最好用的明人。但是到後來,他們的壟斷生意被其他西夷分走了。他們新的利潤點,就轉向了剝削當地人的種植,而明人沒有土地,並且人口日益增多,和荷蘭人的利益開始衝突。於是,荷蘭人對明人就改變了態度,最終屠殺了巴達維亞的明人。”
崇禎皇帝聽到這裡,又是點點頭,一切都是利益,這才是合理,而不是說荷蘭人比西班牙人仁慈,這是不存在的。
想了一下之後,他便問劉偉超道:“如今那些荷蘭俘虜已經押解到京師,據底下說,他們認打認罰,就是想留條命,以後要麼想留在大明,要麼想和大明做生意,你覺得,怎麼處置他們?”
劉偉超聽了,想了下說道:“就目前而言,荷蘭人雖然殖民世界,也想殖民大明,但是被大明打了回去,還沒有想西班牙人那樣屠殺明人。對他們來說,求財是本性。你這邊已經開始走向工業化,生產出來的商品,最終是要傾銷到全世界的。這麼一來,有兩種方式。”
“一,是讓大明商人出海販賣;二,就是讓西夷來大明販賣過去。”劉偉超分析到這裡,說出他的建議道,“就我的意見的話,我建議你可以現在近距離的情況下,讓大明商人販賣;而目前來說,還算太遠的地方,就讓西夷來販賣,這是最節約成本的方式。”
頓了頓,他又補充說道:“如果只是一家西夷,比如目前和大明關係最好的葡萄牙人,我覺得不夠,至少要兩家以上競爭,對大明才是最有利的。因此,荷蘭這邊,我覺得你可以敲打他們一番,讓他們也為大明效力。比如,他們要獲得貿易權,必須和葡萄牙人一樣聽從大明徵調,聽大明的話,才給他們飯吃!至於具體的,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去做。”
崇禎皇帝聽了,很是高興,便點頭說道:“那朕再想想,怎麼用這個荷蘭人?”
對此,劉偉超自然不會有意見。隨後,崇禎皇帝結束通話了影片通訊,想了一陣之後,便召集內閣次輔孫傳庭單獨商議。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