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聽到劉偉超這麼一說,他便明白了,這是解決地方鄉紳控制地方的根本之道,也就是開民智,不讓鄉紳再能愚弄地方。

想明白了這點,他便認真地點了點頭。

不過劉偉超卻還沒說完,還在對他說道:“再比如說,對於一些新事物,讀過書的人,就要比沒有讀過書的人更容易接受。一個簡單的例子,在一個普遍都是讀過書的國家,一旦國家有需要,就能立刻徵集足夠多的工人,就是能操作他們從未接觸過的機器,幹那些他們從未乾過的活,因為他們能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也能一下拉起足夠的機械化軍隊,包括駕駛坦克、飛機等等技術兵種。”

對於這個,崇禎皇帝便一下明白,劉偉超是在拿那個時代的例子說事。不過相同的道理,如果讀書識字的人多了,確實能比全是文盲,要更有用的多。

在古代這個時代,其實還有一種流行的觀點。就是不可與民知,換句話就是說,老百姓嘛,還是蠢一些比較好,這樣比較容易聽話。

崇禎皇帝在劉偉超兩年多時間的薰陶下,雖然沒有直接說過這方面的事情,但是他其實也是有被影響的。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是崇禎皇帝已經知道,老百姓蠢一點,就容易被地方鄉紳控制,對於他來說,是肯定不願意看到的。

更不用說,如今的崇禎皇帝,其實對於考取了功名的讀書人,未必有多大的好感。

別的不說,那些地方鄉紳一個個都是有功名的,他們做了什麼事情?

還有,幾乎滿朝文武都貪汙腐敗,之前京師的所有衙門都停擺,那些有功名的官吏,還不是一樣給他添堵!

要是大明百姓一個個都是讀書識字的話,崇禎皇帝都有衝動,把這些國之蛀蟲都殺了,也不怕沒有可以用的人。

畢竟一旦讀書識字的人多了,就算是沒有功名的,可能用來當官的,相信也是有不少的。

有這種認識的基礎上,又聽了劉偉超說一旦朝廷需要,可以一下擁有足夠多的工人和軍隊,頓時,他就歡喜了!

於是,他便露出欣喜之色,對崇禎皇帝連連點頭說道:“不錯,不錯,這個可以有,這個可以有啊!”

劉偉超見崇禎皇帝接受地不錯,便笑著對他說道:“這種適齡兒童的教學,你要是強制所有大明的適齡兒童都要學的話,還會給你帶來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

一聽這話,崇禎皇帝不由得當即一喜,連忙問道:“什麼意想不到的好處?”

如果說一開始的時候,在他的思想中,新修學堂,讓大明的適齡兒童可以有學上,他更在意的是能推廣科學之道。再其次,也能培養多一些當官的人;那麼在經過劉偉超的解說之後,他已經知道,這種推廣教育的做法,對於國家還有非常大的好處。

為此,他都已經高興著了,結果,劉偉超說還有好處,那他當然就更高興了!

有關這一點,他在內心深處也不得不感慨:劉偉超那邊,畢竟已經離他這個時代四百多年了,很多事情就能看得更透徹,聽劉偉超多說一些話,就有那種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感覺。

真理啊!

真相啊!

劉偉超聽到他的問話,便微笑著對他說道:“之前的時候,我們不是談過大明西南的土司問題麼?還想著看利用流賊,是不是連土司也一併收拾了。驅趕著他們往土司的地盤趕,如果他們能互相打起來就最好,不管是土司滅了流賊,還是流賊滅了土司,對朝廷都是有利的。就算他們聯合起來,那正好有了藉口,可以一起剿滅。是不是?”

一聽這話,崇禎皇帝便連連點頭道:“沒錯,之前你提了這個之後,朕深感有理,已經給孫卿去了密旨交代這個事情的。”

頓了頓,他就好奇地問道:“你剛才所說意想不到的好處,也是有關這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