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精通數理化(第1/2頁)
章節報錯
就河套地區而言,其實還是有很多遺憾的。
在洪武年間朱元璋在世的時候,追亡逐北,不斷地追殺逃往蒙古草原的韃虜,在這河套地區,也就是如今長城以北地區設立了六個衛所,分別是東勝左、右,榆林,雲川,鎮虜,宣德六衛。
這些衛所都屬於山西行都司,這個都司地區一共有衛20,護衛6,屯衛6,守禦千戶所1,羈縻千戶所5,軍事實力還是非常強大的。
如果一直這麼下去的話,那麼河套地區將會和寧夏一樣,成為大明在北方的軍事重鎮!
但是,朱棣造反,並且成功後遷都京師。這麼一來,京師的軍事力量必須要加強。
而當時,因為造反打仗,把周邊剛剛恢復的一些人口都給打沒了。於是,明成祖的一個做法,就是從各地遷衛所到京畿之地,加強京畿之地這邊的防禦。
而剛好在那個時候,北元已經被大明打殘,河套地區壓根就沒有敵人,韃虜壓根不敢待這邊,因此這裡的衛所就被明成祖給遷去京畿之地。
這麼一來,河套地區就失去了大明的軍事力量,就開始脫離大明的掌控了。
到嘉靖中期時,俺答汗進駐豐州川,義子脫脫駐牧妥妥城,也就是東勝城,賴著不走了,後來甚至直接築城,便有了歸化城,也就是後世的呼和浩特。
當時的時候,大明也想過要收復河套,當時,京師都被俺答汗給圍過,大明朝在那個時候,其實是沒有力量去收復河套的了。就算收復,也守不住。
如果當初沒有明成祖把軍事衛所都內遷的話,一種很大的可能,就是河套一直都會是大明的了。秦地的長城也不會是如今的長城,而是沿黑山、大青山、陰山一線修築,大抵等同於先秦趙長城和秦漢長城。
不過在這個位面上,崇禎皇帝得到了劉偉超這個金手指,用科技來武裝大明,這就有了彌補遺憾的機會了。
這不,在崇禎皇帝的腦海中,劉偉超這麼一規劃之後,他對河套地區已經是勢在必得了。
隨後,崇禎皇帝很快便把思想轉回西域那邊,忍不住就問劉偉超道:“西域那邊,有多遠,確實適合種植棉花麼?”
在大明朝的歷史上,嘉峪關外,就算是西域了。大明在關外,是有七個衛的,最著名的,就是哈密衛。
不過實際上,這壓根就不是正經的衛所,只是一個名頭而已。因為那邊實際統治的,還是哈密王,就是會對大明朝貢,受大明皇帝的冊封。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明朝這個時候,西域的絲綢之路其實已經斷絕,沿途民生凋敝,壓根就沒多少活人。
而在歷史上,圍繞著哈密衛之所以會有很多次的爭奪,並不是說這裡有多繁華,而是因為佔據哈密,可以以哈密衛的名頭,和大明朝互市,如此而已!
此時,對於崇禎皇帝的這個問題,劉偉超一時也答不出來,不過他記得一句話,便對崇禎皇帝說道:“具體的,我還要查下才好。不過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那邊地方,是北疆養活其他。總得來說,就是那邊有天山什麼的,山上的積雪融化帶來的雪水灌溉農作物,因此是適合種植的。”
如果沒有足夠的利益,他估計讓崇禎皇帝動不起出兵西域的念頭。畢竟要是隻有棉花的話,河套地區,遼東等等,對於此時的大明朝來說,都是地廣人稀,佔領之後有很大的開發價值,遠比開發西域的價值要小。
因此,劉偉超就又補充說道:“當然,最關鍵的是,你需要以西域為跳板,進軍歐洲,特別是高加索地區,那邊地下的油田,數也數不清的!”
一聽這話,崇禎皇帝壓根就不再糾結西域的荒涼了,立刻笑著點頭說道:“那是,那是,朕得把這事記下來!”
如果說以前的時候,崇禎皇帝對於石油這種東西,可能沒有認知的話。那蒸汽機都用了兩年了,他已經清楚,燒火這種熱能轉化為其他能量的方式,將會是以後的主要方式,凸顯出了石油的重要!
好歹崇禎皇帝這幾年對於科學的轉達,多少是有些用的。因此,就那麼答覆劉偉超了。
這也算是展望了一番未來了,劉偉超正在和崇禎皇帝聊著呢,就聽到了敲門聲:“哥,你在幹啥呢那麼重要,這大年三十的,爸媽都在等你呢!”
劉偉超一聽,就知道是他弟來了,便隨口回答道:“在談國家大事呢,回頭再下去!”
“切,你騙誰?還國家大事呢!”劉偉越倒是沒有進門,就在門口說道,“弟弟我就是過來人,剛戀愛麼,肯定是打不完的電話!”
劉偉超一聽,頓時想起來,對哦,大年三十的,該給張娟打個電話的,把這茬給忘了。
“哥,我先下去了,媽說了,想問問你處物件處得咋樣了!”劉偉越沒等到動靜,就在門口喊了一聲,隨後就下樓去了。
崇禎皇帝在手機上,隱隱聽到了他們的對話,便有點不好意思地笑著說道:“這大過年的,朕還拉著你說這些,真是失禮了!”